3大關鍵助攻新創IPO潮! 達盈管顧、VENTURE+:台灣新創轉大人怎麼做?

IPO(首次公開發行)上市,從來都不是新創公司出場的唯一方法。「但可能受到文化氛圍的影響,台灣本土創業家普遍認為公司就像自己辛苦帶大的孩子,比起被其他企業併購,更希望通過IPO的方式出場。」被譽為「矽谷創業之神」的橡子園顧問董事長陳五福說道。

回到《數位時代》年度創業大調查,由於察覺台灣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證交所)的「創新板」話題度變高,以及陸續接收到Gogolook、17LIVE、KKCompany等新創公司的上市計畫,今年因此在問卷題目中針對「新創IPO」的議題作更多討論。

AI新經濟激發題材、創新板炒熱動能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超過6成人數感受到國內新創圈的上市潮,且有過半的新創公司正在籌備相關計畫;此外,所有正在籌備上市的新創公司,超過6成的創業家會考慮在台灣落地生根,其次考慮美國、新加坡、日本等海外交易所。

令人好奇的是,這股「新創IPO潮」從何而來?推動新創IPO潮的關鍵原因大致有3點,且彼此之間存在關聯性。

原因之一,以AI、大數據、5G技術為核心的新經濟產業(New Economy)逐漸被資本市場認可。「在過去的20年裡,台灣偏好發展硬體與半導體產業,對新經濟產業的關注非常有限,頂多是趨勢科技成功到日本IPO。一直到創業家兄弟、Appier、91APP、Gogoro、玩美移動陸續掛牌,投資人才真正注意到這塊。」達盈管顧投資總監盧志軒分享:「大家終於發現,新經濟有獲利空間,而台灣創業家有能力做出國際市場想要的題目。」

當產業引起人們的興趣時,資金活水就會隨之而來。「投資這種類型的新創公司,我們不會在一開始就要求獲利,重點是看它在未來幾年的成長動能,然後希望對方已經有產品原型(prototype),或者看初期市場表現,比如改善客戶體驗及快速獲客能力。」盧志軒指出。

前91APP財務長、現為VENTURE+創辦人暨管理合夥人的莊豐賓也分享投資策略,針對A輪前的早期投資項目,先觀察項目背後的市場規模有多大,其次看公司的產品定位與商業模式能不能實際變現(monetization),最後才會考慮創辦人特質。

形成IPO潮的原因之二,是台灣新創公司逐漸走到需要「轉大人」的時期。

今年的創業大調查同樣統計了公司成立時間,發現第一組數列的中位數落在2016年;假設這些新創公司在營運過程中曾接受創投基金(VC)投資,即意味著他們有可能在近幾年需要出場,以符合投資人期待。對此,盧志軒解釋,有限合夥創投基金的存續期通常是7至10年,意思是創投基金有責任在這段時間內精挑細選投資標的、實現獲利了結,最後分配利潤返還給每一位有限合夥人(LP),這是環環相扣的利益關係。

「(達盈)手上確實有不少的新經濟項目正在排程、往上市櫃前進,或計畫到海外市場掛牌。」盧志軒說道:「並不是說所有新創公司最後都必須 IPO,如果一間公司很賺錢、每年分紅給我(創投其實不偏好),也不是不可以;但總歸來講,我一定要在期限內回收,對有限合夥人有交代,然後再成立下一支基金,這就是我的成績單。」

達盈管顧投資總監盧志軒 圖/侯俊偉 攝影
達盈管顧投資總監盧志軒 圖/侯俊偉 攝影

原因之三,與證交所大力推動「創新板」有關。對絕大多數的新創公司來說,IPO原本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可隨著創新板誕生、主管機關調降上市資格申請門檻,以及Gogolook領先示範登板,讓愈來愈多家新創敢於思考IPO的可能性。

根據《數位時代》創業大調查的交叉比對結果,計畫在台灣上市的新創,超過6成者會考慮進入創新板,背後理由包含「創新板較適合創新科技類型的公司」、「IPO門檻低一些」、「創新板配合國家發展政策推行,給予的資源與優惠充足」等。

當然,也有部分新創對創新板存在疑慮,主要擔心該板的股票流動性不足,這確實是證交所團隊亟須解決的問題。

「證交所願意設立創新板是好事,可以幫助一些優質的新創更快獲得資源;然而,我們最終還是要思考,『在創新板上市的公司應該要長甚麼樣子』,怎樣的獲利模式、成長曲線或長遠產業價值能夠得到投資人關注認可,才是我們更在意的核心議題。」莊豐賓提出看法。

回過頭來,資本市場的活絡與否,最終還是取決於投資人與公司的參與度。

VENTURE+創辦人暨管理合夥人  莊豐賓 圖/攝影 蔡仁譯
VENTURE+創辦人暨管理合夥人 莊豐賓 圖/攝影 蔡仁譯

「出社會」才是挑戰!要更嚴控金流

雖然新創IPO是值得慶祝的消息,但也表示新創即將面對2.0版本的市場檢驗。

「IPO以後,你就會是大眾矚目的焦點,代表真的出社會了,有種street fighter in the real world的感覺(指在複雜且競爭激烈的現實環境中戰鬥)。」莊豐賓用格鬥遊戲比喻公開市場,「投資人不會特別偏好或厭惡你,因為市場裡存在數千家公司,適者生存。」

莊豐賓指出,新創在IPO前需要盡早調整體質,例如制定高階主管經營策略、確定業務拓展路線等,以熬過成長擴充期(expansion)到上市之間的陣痛,「我們觀察到台灣很多新創的增速放緩,有些公司的營收雖然持續增加,但虧損仍持續放大,因為他們不斷透過燒錢來換成長。」他比喻道,就像人體無法有效吸收營養一樣,那麼灌入再多的轉骨湯,都沒辦法讓身體變強壯。

KPMG(安侯建業)創新與新創服務團隊主持會計師郭冠纓給予財務控管方面的建議:「我們會告訴前來諮詢的新創團隊,要比過去更嚴格地控管現金流,包括明確追蹤應收帳款回收、成本費用控管,而硬體新創還會牽涉到存貨管理與去化率,由於通貨膨脹及利率上升,在撰寫營運計畫書時需考慮一些資本支出的回收期可能會延長。」

此外,她提出新創在現階段需要把募資期拉長,「以前可能計畫半年的募資期,現在要提前一年或更早開始準備,因為投資人考慮的因素變多了,他們無法像以前那麼迅速做出決定。」

郭冠纓_KPMG創新與新創服務團隊主持會計師_2023_10_30_蔡仁譯攝-15.jpg 圖/蔡仁譯 攝影
郭冠纓_KPMG創新與新創服務團隊主持會計師_2023_10_30_蔡仁譯攝-15.jpg 圖/蔡仁譯 攝影

而無論是選擇留在台灣IPO,或者是想到美國那斯達克(NASDAQ)、日本東京闖蕩,創業家們需要思考的共同點是:為何當地投資者會注意到你這張股票?再者是被吸引,最後願意投資。

「你的服務可能在台灣很受歡迎,可一旦進入美國資本市場,你會發現當地有100多家類似的公司相互競爭。」盧志軒分析現實狀況,不僅如此,公司在IPO後有很多費用支出,包含會計師、券商、交易所等各種費用,同時還要維持股價,必須面面俱到。

責任編輯:蘇柔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