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166億改善耐震 國中小校舍補強最後拼圖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921大地震後,教育部進行國中小耐震評估,排列優先順序陸續補強校舍,耐震補強不只是東修西補,也結合各校特色,打造煥然一新的校園,目前該政策已進入最後階段,教育部預計109到111年度間投入新臺幣166億元,改善1326棟校舍,完成改善計畫的最後一塊拼圖。

教育部表示,臺灣地處最激烈頻繁的環太平洋地震帶,隨時受地震災害威脅,921大地震後,從民國98年開始全面辦理校舍耐震力健康檢查,針對民國88年以前興建的校舍進行健康檢查,希望改善耐震力不足校舍,並逐年編列經費改善,截至民國108年底,已累計補強6526棟,以106至108年期間為例,就辦理1956棟補強、拆除、重建工程。

耐震補強不只是東修西補,也結合各校特色,打造煥然一新的校園。例如新北市介壽國小,利用校內「晉才樓」及「至善樓」結構補強,與外牆整修工程共同進行,採用擴柱、翼牆及窗台降低等三項工法,營造校園建築整體色調,學校人員與結構技師討論後,以「蒙德里安」風格拼接法,搭配亮面小口磚拼花,創造出活潑健康的亮麗氛圍。

教育部指出,目前國中小耐震補強已進入最後一個階段,考量全國公立高中以下學校校舍數量龐大,為持續強化校舍耐震能力,再向行政院申請公共建設預算,109年至111年期間投入166億元,可望改善1326棟校舍,完成改善計畫的最後一塊拼圖。計畫完成後,全國公立國中小教學空間都可達到內政部的耐震規範,讓師生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放心教學與學習。

新北市介壽國小結構補強與外牆整修工程共同進行,搭配蒙德里安風格,營造校園建築整理色調。(教育部提供)

新北市介壽國小亮面小口磚拼花,打造煥然一新校園。(教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