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類上班族 重點大不同

工商時報【記者張中昌╱台北報導】 新的一年來臨,許多民眾都會趁此機會進行保單檢視,針對保障不足之處,再添購新的保單,壽險公司建議,若將上班族區分為新鮮人、保守穩健、積極型3大類,皆因特性差異,保障重點大不同,最好先行瞭解,以利規畫。 新鮮人首重意外險、定期壽險。以新鮮人來說,雖然薪水收入尚不穩定,但壽險業者認為,還是應該先幫自己買一張意外險,雖然許多意外事故發生機率只有1∼2%,但卻有可能讓自己的所有規畫「一夕翻盤」,甚至讓家人未來頓失依靠。 中國信託人壽表示,若想要有較完整規畫的保障,可以選擇低保費的基本型保險商品,以定期壽險、較低保額的終身壽險主約或是投資型保單,搭配醫療、意外險附約做規畫。 南山人壽也認為,若是壽險部分,年輕人因為家庭責任輕,規畫年收入3∼5倍的壽險額度即可,如預算有限,可考慮採用定期壽險來加高保障額度,降低事故發生時對家庭經濟的衝擊。 如果自認是保守穩健型的上班族,不願意投資風險過高的理財商品,透過儲蓄險或養老險就是最好的選擇,能為自己即早預備人生的第一桶金。 中國人壽表示,其中透過外幣保單,不僅資產可以多元配置,也有利出國規畫及提早對未來退休做準備,特別是美元重回強勢之後,添購相關保單還有機會賺到匯率。 此外,根據衛生署公布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29年居榜首,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分居2、3名,因此除了基本醫療、意外險之外,癌症險及重大疾病更是必須提早規畫的醫療險。 積極型上班族,適合全權委託投資型商品。至於屬於積極型上班族,富邦人壽認為,可以考慮搭配全權委託投資型商品帳戶理財,因為全委型商品以壽險平台連結多元基金標的,擁有明確的投資目標,基本保險保障也沒有忽略,兼顧投資與保障功能。 同時,壽險業者建議避免年老生病需要看護,所須面臨龐大的資金負擔,新光人壽建議,也不妨趁早規畫長期看護險。如果有考慮結婚、買房子的上班族,則更應該加強壽險保障,特別有計畫生小孩,可以先買一張定期壽險給小朋友,藉著小孩出世,能再檢視自己的保障是否足夠,並用保險缺口的方式去評估自己需要多少保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