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億租金補貼狀況多 民團籲「別急著發、正視民意」盤點三大問題

為了減輕租屋族負擔,行政院去年端出「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計畫」,去年12月營建署統計,合格戶有28萬戶,未補件者約有5.4萬戶。不過,崔媽媽基金會今(7日)表示,盤點租金補貼申請最常發生的三大問題,一是審核程序過慢、追蹤困難;二是房屋稅率非「住家用」;三是房東未填寫身分證字號,租屋族無法申請。

由於今年度「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計畫」擬提前上路,崔媽媽基金會法律服務組長曹筱筠指出,基金會接獲不少民眾的抱怨和申訴,受理的第一線人員真的很辛苦,政府應該先正視並改善前一次租補發生的問題,再來推動今年度的計畫,否則,最後恐怕「美意變民怨」。

圖片
民團盤點租金補貼申請最常發生的三大問題,審核程序過慢、房屋稅率非「住家用」、房東未填寫身分證字號。取自崔媽媽基金會

租補申請困擾多 審核過程過慢、難追蹤是第一

崔媽媽基金會自去年租金補貼專案截止申請後,就啟動問卷調查,將專案所發生的租賃糾紛申訴及申請最常發生的情況進行分析和整理。基金會專員蔡亞芳表示,在申請過程中最困擾的問題第一名是「審核程序過慢、追蹤困難」,占比達79.7%,儘管營建署宣稱以公文、簡訊、電子郵件等多元方式通知,且官網可查詢審核進度。

蔡亞芳說,從反饋意見來看,沒有被用任何形式通知,官網審核進度永遠是「審核中」,自行去電才能知道進度卻又難接通,甚至陸續有申請者致反應,已經收到補助2至3個月,卻突然接到「審核有誤其實不符資格」要申請者回繳已領取的租補。

圖片
由於行政流程過慢,統計7月到10月的調查中,有55.2%的人申請後未收到通知。取自崔媽媽基金會

房屋稅率要符合規定 要由房東確認才行

至於最困擾的第二名則是「房屋稅率不符」,占比為11.4%,法律服務組長曹筱筠說明,本次申請租補雖然不需要房東同意,但租補申請的必要條件之一, 租賃的房屋必須「具房屋稅籍且依房屋稅單或稅捐單位證明文件所載全部或部分按住家用稅率課徵房屋稅」,意味著必須詢問房東,即便房東進行更改,會影響租金補貼發放的時間,仍舊造成租屋族的不便。

曹筱筠表示,很多人以為拿著二類謄本或地籍圖資系統可查詢房屋主要用途來確認房屋稅率, 但「房屋主要用途」跟「房屋稅率」不一樣,實際是無法以房屋主要用途來判斷目前的房屋稅率。

房東基本資料不公開 租屋族也沒轍

最後,也是常見的問題、「房東不提供身分證字號或姓名」,占比8%。曹筱筠指出,依據「住宅租賃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第23條規定,契約應記載承租人跟出租人的基本資料,被要求補件的人中,此項約占補件人數39.1%,而申請未通過者,占不通過的人數9.3%。

圖片
行政院去年端出300億擴大租補專案計畫,但承辦人員嚴重不足,平均1人要審查3,000件,工作量十分龐大。取自崔媽媽基金會

由於這三大問題在去年度租金補貼過程中層出不窮,而今年度的300億租金補貼預計要提前開放申請。崔媽媽基金會向政府喊話,先解決排行榜的前三大問題才是重點,這項專案為期四年,第一年既然出現這麼多問題,先進行妥善處理及補救措施,才能開放第二年申請,否則,在問題未解決的情況下,繼續執行恐怕會累積更多不滿和抱怨。

曹筱筠也呼籲民眾,遇到問題可向崔媽媽基金會聯絡,雖然不見得能完全解決,但基金會可透過問卷累積的問題,跟營建署進行溝通、提醒,協助改善前述所發生的情況。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