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產品用太多,眼睛乾澀、疲勞?口服玻尿酸有幫助嗎?營養師解析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好食課林世航營養師】好食課在先前的專欄中,有和大家分享玻尿酸的來源與安全性,在功效方面,好食課也找了許多研究,其中包含日本的Kewpie株式會社所進行過的動物與臨床實驗,證實了口服玻尿酸具有皮膚保濕和抗關節炎的效果。

3C產品用太多,眼睛乾澀、疲勞?口服玻尿酸有幫助嗎?營養師解析
3C產品用太多,眼睛乾澀、疲勞?口服玻尿酸有幫助嗎?營養師解析

經過一兩年後,口服玻尿酸的功效研究越來越多了,而最近針對眼部的保健品也越來越熱門,大家的工作型態也常常用眼過度導致乾眼問題,剛好在找一些資料時發現,在2019年有篇研究指出口服玻尿酸能改善乾眼問題,這次就和大家分享這篇文獻吧!

乾眼症是什麼?

乾眼的原因十分多元,從淚腺退化、發炎到維生素A缺乏,都有可能導致粘膜病變或淚液不足,這會讓眼球無法維持足夠的濕潤,進而有乾澀、容易眨眼、感覺眼睛疲勞、紅腫等症狀。

「乾眼」是現代人非常普遍的症狀,在眼科醫學會的調查中,有82%受訪者會覺得眼睛不適,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眼睛疲勞(56.8%)與乾澀(41.9%),最主要原因就是受3C生活影響,也讓乾眼的族群逐漸M型化,以青少年與中老年人為主。

然而,僅不到15%的族群會因此而就醫,這代表著大家其實很容易忽略乾眼問題,但3C使用習慣難改,若可從保健食品獲得幫忙,也是3C族群的福音!過去有研究發現補充抗氧化營養素、魚油等可以幫助改善乾眼問題,而接下來就和大家介紹玻尿酸與改善乾眼的關係!

3C產品用太多,眼睛乾澀、疲勞?口服玻尿酸有幫助嗎?營養師解析
3C產品用太多,眼睛乾澀、疲勞?口服玻尿酸有幫助嗎?營養師解析

什麼是玻尿酸?口服能吸收嗎?

在講玻尿酸與乾眼問題以前,還是要先科普一下玻尿酸是什麼。玻尿酸的原文為hyaluronic acid,是一種由「葡萄糖醛酸」與「乙醯葡萄糖胺」的組成,分子量非常巨大的聚合物,存在於關節、皮膚、眼睛中,能具有高度保水性,因此能幫助人體潤滑、保濕的作用。

在先前的專欄中,好食課也有提到東京大學曾用分子量30萬的玻尿酸(HyabestⓇ)進行消化實驗,發現玻尿酸並未被人工胃液、腸液所破壞,但會被腸道菌分解成寡醣類物質而吸收。

在2014的文獻中發現口服玻尿酸後能於皮膚、骨骼,甚至眼球等眾多部位被偵測,且在96小時後依然存在,因此可證實口服玻尿酸可以順利地被吸收,且能進一步運送體內許多部位而被身體使用。

3C產品用太多,眼睛乾澀、疲勞?口服玻尿酸有幫助嗎?營養師解析
3C產品用太多,眼睛乾澀、疲勞?口服玻尿酸有幫助嗎?營養師解析

口服玻尿酸能有效改善乾眼症狀

玻尿酸為眼部潤濕的成份之一,一些研究中證實可以直接滴入玻尿酸可以改善乾眼問題,因此玻尿酸也已經被開發成眼藥水滴劑,雖然玻尿酸滴劑有助於乾眼症,但口服玻尿酸也有同樣的功效嗎?

2019年發表在<眼科期刊>的研究,讓乾眼症的受試者在有使用含玻尿酸的眼藥水情況下,每天攝取240毫克的玻尿酸補充劑(分子量39萬),在攝取1個月與3個月時接受眼部症狀量表(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 OSDI)等測試。

3C產品用太多,眼睛乾澀、疲勞?口服玻尿酸有幫助嗎?營養師解析
3C產品用太多,眼睛乾澀、疲勞?口服玻尿酸有幫助嗎?營養師解析

結果發現,只使用含玻尿酸眼藥水的受試者,症狀即有明顯的改善,但同時攝取玻尿酸補充劑組的狀況改善更為明顯,代表若有攝取玻尿酸補充劑可以更加地改善乾眼問題。

除了病患自身的感官量表分數測試(OSDI),學者也使用了淚膜破裂時間(tear break up time, TBUT)進行檢測,淚膜破裂時間是指在眨眼後眼睛上淚膜上出現「乾燥斑」的時間,越久出現乾燥斑就代表眼睛越濕潤,也代表著乾眼症的狀況更為輕微。

結果指出,乾眼症患者在使用玻尿酸滴劑或再加上玻尿酸補充劑後,乾燥斑出現時間較為延遲,但兩組之間並未有顯著差異。

另外,日本Kewpie公司的專利資料中也有寫到相關研究,研究中學者給予乾眼症患者口服2週玻尿酸後,眼睛疲勞、眼睛乾澀等眼部狀況有顯著地改善。另外在葉黃素中加入玻尿酸,更能改善眼睛疲勞狀況,顯示玻尿酸補充品可以提升葉黃素對眼睛保護的效果!

3C產品用太多,眼睛乾澀、疲勞?口服玻尿酸有幫助嗎?營養師解析
3C產品用太多,眼睛乾澀、疲勞?口服玻尿酸有幫助嗎?營養師解析

由於台灣的健康食品認證制度並未有眼睛保健項目,而這些具有研究數據的保健素材會受限於法規而無法宣稱功效,而目前口服玻尿酸對於乾眼的研究尚少,但以目前初步臨床的數據,或許可以作為挑選具有改善乾眼功效的保健食品之參考。

因此,好食課營養師也要提醒大家,保健食品的有效與否與來源、劑量濃度等都有很大關係,在購買時可以上網尋找相關資訊,要有實驗驗證、有專利的保健素材才更加有保障!

本文出自好食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