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人骨拼圖 北榮成功治療6歲童罕見顏面惡性腫瘤

6歲的陳小弟,因持續半年右臉不對稱性突出就醫,經診斷發現竟是罕見的顏面骨「惡性梭狀細胞肉瘤」。台北榮總醫療團隊運用「3D列印+人骨拼圖」技術,順利清除腫瘤後、將骨頭重新拼回陳小弟臉上,目前不僅腫瘤無再發的跡象,也完全看不出任何不對稱或開刀的痕跡。

沒有家族病史、遺傳疾病的陳小弟,半年來出現右臉不對稱性突出,在他院就醫時經電腦斷層檢查時,在右臉顴骨發現一顆直徑約1.7公分的腫瘤,雖無疼痛、痠麻及其他顏面功能等症狀,但為了確認腫瘤性質轉往北榮,經超音波導引切片及次世代定序檢測,診斷為罕見的顏面骨「惡性梭狀細胞肉瘤」。

台北榮總重建整形外科醫師成啟瑞表示,「惡性梭狀細胞肉瘤」是一種罕見的骨頭或軟組織惡性腫瘤,存在於全身各種如脂肪、肌肉、血管、神經、骨頭周邊結締組織之中的梭形細胞,常見的症狀包括腫脹、疼痛,以及受影響區域的明顯腫塊。通常發生於四肢,並好發在40歲以上的成年人,因此,以陳小弟的年紀和腫瘤發生部位來說,在國內外都是非常罕見的案例。

惡性梭狀細胞肉瘤如果置之不理,會一路長大,導致顏面功能損傷,甚至轉移致命,而症狀包括腫脹、疼痛跟明顯腫塊等,因此必須得開刀取出。

但陳小弟的腫瘤被顴骨包住,需要鋸開頭骨,又得讓又希望臉部傷口不能太明顯,北榮重建整形外科主任王天祥表示,顴骨提供中臉支撐、臉頰輪廓、臉部表情肌肉附著及下頷活動等功能,而顏面骨跟身體其他地方的骨頭特性不同,手術時需注意臉部對稱度、腫瘤完整切除、乳牙牙根位置以及兒童未來臉部發育等問題,所以需要手術前詳盡規劃,因此特別設計3D列印手術導引模型,來輔助手術定位。

王天祥說,傳統的手術方式,需要切開頭皮長達數10公分的傷口,但醫療團隊使用了「拼圖拼接」的概念,讓手術導引板分成數小塊,能順利地從病人眼角及口腔內的微小創口導入,再拼接之後準確的放在顴骨上。如此可精準的鋸開頭骨切除腫瘤,也能大大縮小傷口,這也是北榮使用「3D列印手術導引拼圖模型」的第一個案例。

不僅如此,醫療團隊還採取冷凍自體骨生物性重建技術,將取出的骨頭惡性骨腫瘤切除下來後,直接浸泡在液態氮之中將腫瘤殺光,再重新移植回病患體內,此技術不僅可以保留病人自己的骨骼結構,更可藉由骨骼本身蛋白質功能的保存與周邊幹細胞的生長,達到骨骼的活化,因此可以達到較佳的重建後的功能與外觀。

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顏秀如表示,「惡性梭形狀細胞肉瘤」的處理需要完整切除,但要於臉上完整切除腫瘤勢必需要犧牲正常組織,為減少臉部正常組織之傷害,讓陳小弟接受數次化學治療以減少腫瘤大小,並於術後接續數次化學治療。治療期間,陳小弟曾因食慾不佳進食量差,但在父母積極鼓勵下努力配合,所以血球恢復不錯,化學治療進行相當順利,且手術也沒有在臉上留下任何開刀的痕跡,讓他終於重拾罹病前的天真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