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慘」業 誰能熬過寒冬?

DRAM、面板、太陽能、LED被視為「4大慘業」,它們到底有多慘?哪些產業、廠商比較危急,又有哪些比較有存活、再起的機會?要如何研判其倒閉風險或投資價值?

台灣DRAM、面板、太陽能、LED 等4大產業, 由於嚴重供過於求,近年來歷經慘烈的殺價競爭,股價也大幅下挫,因而被投資人歸類為「4大『慘』業」。然而,4大「慘」業都那麼慘嗎?所屬企業股價真的已經殺到「見骨」,快撐不下去了嗎?

檢視這4大產業所屬主要企業的財務指標(詳見附表),可以得到以下初步結論: DRAM 業最慘,也是唯一「殺到見骨」的產業,未來如果沒有外來金援,僅極少數能夠持續存活;面板、太陽能營運雖然很慘,虧損嚴重,但主要廠商大多尚無倒閉危機;LED 產業營運明顯惡化,但相較之下還不算慘。

DRAM 賣多虧多 名列「慘」業No.1

不論是從企業營運或股東投資的觀點來看,DRAM(主要用於個人電腦PC)可以說是台灣「4大慘業」之最,包括所有的原始股東及從市場買進DRAM 股長期投資者都慘賠,只有極少數能夠精確掌握DRAM 股價短線波動賺價差者例外。

由於市場競爭劇烈,加上DRAM 產業需要龐大資金不斷投入採購昂貴設備、研發更新製程(一座12吋廠須投資新台幣千億元),而且產能又會隨著製程進步而快速翻倍成長(依半導體界的「摩爾定律」,每1年半,相同面積晶圓材料所能生產的積體電路IC,會因技術演進而增加1倍),使得DRAM 很容易供過於求、價格大幅下滑,只有資金雄厚及技術實力領先全球的極少數廠商,能夠長期維持獲利狀態。

跟全球DRAM 龍頭廠韓國三星(Samsung) 相比, 台灣DRAM廠商在資金實力及技術水準上都差一大截,近年又逢PC 產業對於DRAM 的需求降低,使得台廠自2007年之後一路虧損,1年整體虧損動輒數百億元。而從1998至2011年第3季,累計淨虧損超過2300億元,光是2007年以來就大賠超過3000億元,貸款給國內DRAM 廠商的銀行都成為最大苦主。

台灣DRAM 產業規模雖高居全球第2,僅次於韓國,但苦無自主技術,要支付大量權利金換取國外技術母廠的技術轉移,產品推出的速度因而落後國際大廠,成本又比較高,往往產品賣越多就虧越多,但是只要能換取營運周轉現金,虧錢也不得不賣。長期以來大部分公司投資都是靠舉債,資金周轉壓力大,因此不得不一再辦理現金增資,或要求政府紓困、銀行團展延還款期限。

價格接近變動成本 2012年可能出現轉機

為了自救,部分台灣DRAM 廠商已陸續退出標準型DRAM 市場或轉型晶圓代工,例如:台積電旗下的世界先進(5347)轉為面板驅動IC 代工廠;華邦電(2344) 轉入NOR Flash、Mobile DRAM 及其他利基型DRAM 市場;力晶(5346)也有一半產能轉型為DRAM、NANDFlash 及其他IC 代工;台塑集團旗下的南科(2408)、華亞科(3474), 則仍然困守標準型DRAM 市場。

其實南科、華亞科早有意轉型生產智慧型手機iPhone、平板電腦iPad 等熱門產品所需要的NAND Flash(製程與DRAM 相近),但由於美光(Micron)數年前與英特爾(Intel)合資成立NAND Flash 廠,其中合約規定NAND Flash 技術不能轉移到其他晶圓廠生產,因此南科、華亞科遲遲未能獲美光NAND Flash 技術授權及代工訂單。台灣DRAM廠自2007至2011年連續大失血長達5年,DRAM 售價則自2009年第4季至2011年第4季連續下跌,已打破以往的循環周期,2012年或許會出現轉機。

全球最具成本競爭力的DRAM廠是三星,統一投顧分析指出,目前DRAM 單價已接近三星的變動成本(總生產成本扣除廠房、設備等固定成本),未來如果進一步下跌, 三星銷售DRAM 就不再有現金流入,將很可能實施減產,並帶動同業跟進,「由於目前通路端庫存很低,只要全球DRAM 產能減少1成,DRAM 售價就會大幅反彈!」

不過, 國內外DRAM 廠商以往也曾經多次採取減產措施,只是價格反彈一段時間之後,各廠商又會逐步增加產出,到最後DRAM 價格又會跌到新低點。

另一方面,對擁有成本優勢的三星來說,如果能夠拉長DRAM 景氣低潮期,讓部分台廠陣亡或退出市場,未來它就有機會成為DRAM 市場的寡頭。因此,台灣DRAM 產業2012年或許有轉機,但除非全面整併以降低成本、提高技術實力,中長期營運前景依然不明。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 NO.53 2012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