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成民眾過年胖1.7公斤! 醫師:小心佛跳牆.高熱量零嘴攝取
高雄一位年僅29歲的吳先生,沒控制飲食又不運動,體重一度來到126公斤,最後來找上醫學中心,透過縮胃手術及飲食調整,1年半才成功甩肉51公斤,根據統計,有4成民眾,過年期間會胖1.7公斤,尤其重口味的加工食品及含糖飲料,熱量非常高。
高雄一位年僅29歲的吳先生,沒控制飲食又不運動,體重一度來到126公斤,最後來找上醫學中心,透過縮胃手術及飲食調整,1年半才成功甩肉51公斤,根據統計,有4成民眾,過年期間會胖1.7公斤,尤其重口味的加工食品及含糖飲料,熱量非常高。
生活中心/張家寧報導 身體出現異狀許多人第一時間都會立刻就醫,一名20歲的女大生先前因腹痛炸裂,痛到最後連行走都有困難,被家人送往急診室,而醫師檢查後則驚呼「惡臭的膿從子宮頸
中風、心肌梗塞、眼中風、耳中風……,這些都跟動脈硬化脫不了關係。過去一般都認為,動脈已經發生硬化以後,就只能小心翼翼的預防血管阻塞,最新的研究發現,其實硬化掉的動脈也可以回春,而且最好的這一招不必花錢:自己運動效果最好,研究刊登在《阿茲海默期刊》。 這項研究論文是由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所發表。由於過去的實驗證實,流入大腦的血液量降低,容易引起大腦的動脈硬化,並且引起認知障礙或是失智症;過去也有研究指出,運動可改善年長者的記憶力和認知能力。 運動可改善年長者的記憶和認知能力因此研究人員特別收集70位年齡介於55歲至80歲的老年男性與女性,進行為期1年的實驗。實驗將參與的老人分為2組,一組進行中等強度或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另一組則只進行伸展運動,運動頻率每週需進行3至5次、每次30至40分鐘。 在經過1年的訓練後發現,相較於只做伸展活動組,進行有氧運動的老人的頸部動脈硬化程度下降,而且因為流向大腦的血液量增加,參與研究者的動脈硬化程度也獲得改善,失智症狀也跟著降低。 研究者分析,有氧運動使最大攝氧量提升,使血液流量增加,這項研究顯示運動不只能增加腦血流量,動脈硬化也獲得改善。流入大腦的血
資深藝人李芳雯應經紀人的要求安排了健康檢查,沒想到腸胃內視鏡檢查卻意外發現大腸內竟長了12顆瘜肉。看到這樣的報告結果,李芳雯感到相當驚訝,她也表示自己沒有抽菸喝酒的習慣,飲食上也算相當健康,口味清淡之外,不吃辛辣、燒烤油炸和內臟類都不吃。 而近3個月來,李芳雯因為感到左下腹部悶痛,照完腹部超音波正常,卻沒想到才隔一年的大腸內視鏡檢查卻又發現新長出6顆息肉! 大腸癌9成由腺瘤型瘜肉發展 癌化前切除有助預防 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解釋,大腸瘜肉是指大腸黏膜表面長出的突起物,是因表皮不正常增生所形成,可能生長在大腸的任何位置。要注意的是,大腸癌有9成以上是由腺瘤型瘜肉(特別是絨毛狀腺瘤機率最高)所發展而成,從腺瘤發展至癌症的過程時間通常在5-10年之間,時間其實不短,只要在癌化前將之切除,就能有效預防癌症的形成。 要如何早一步發現大腸內是否有高度癌化風險的瘜肉? 梁程超指出,瘜肉生長與大腸癌早期的時候,可以說是幾乎沒有症狀,只能依靠大腸內視鏡檢查,才能有機會找出並同時切除可疑病灶,盡早阻斷癌症發生的機會。 而腸道內為皺褶彎曲的結構,某些角度可能會成為檢查盲點。另外,在安排大腸內視鏡前的低渣
「168斷食」等間歇性斷食法,因其容易執行的特性廣受減重者的青睞。不過,間歇性斷食是否為最佳的減重策略?《美國心臟協會》(AHA)近期所發布的最新研究指稱,減少每日總熱量攝取的「熱量限制飲食」,或許是更有效的體重管理方式。 間歇性斷食6年實驗結果揭曉 效果不如「熱量限制」 該研究由美國匹茲堡大學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共同發起。研究團隊召集來自美國馬里蘭州與賓州的健康成年人,共550名平均年齡約51的受試者參與試驗。初步評估結果顯示,BMI較高的受試者為非裔美國人、年長者、患有第2型糖尿病或高血壓者、教育程度較低者、運動較少者與蔬果攝取量較少者。研究團隊建立名為「Daily 24」的應用程式,供受試者詳實記錄24小時內的睡眠狀態、起床時間與進食時間。透過該應用程式,研究團隊可以得知受試者第一餐至最後一餐的間隔時間、從甦醒後到第一頓餐食的間隔時間,以及最後一頓餐食至就寢間的間隔時間等3項數據。 經由6年的數據蒐集與分析,研究團隊得出以下結果: 1. 受試者平均第一餐至最後一餐的間隔為11.5小時、自甦醒後到第一頓餐的間隔為1.6小時,從最後一餐到就寢的間隔時間為4小時;平均睡眠時間則為7.5小
「偏頭痛」是不少現代人曾碰過的狀況,影響全球約12~15%的人口,該疾病真正麻煩的,不只是疼痛的當下,當症狀反覆發作時,更會影響日常工作、社交以及生活品質。台灣頭痛學會於《告別偏頭痛該知道的100件事》一書中,整理關於偏頭痛的100個QA,包括頭痛原因、症狀、併發症、治療都有,協助民眾更了解偏頭痛。以下為原書摘文:
本周六(2/4)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立春來臨,代表冬天即將結束,營養師余朱青指出,大家可以趁著冬季蔬果還在盛產期之時,多多攝取,補充豐富纖維質及營養素,顧好健康。 余朱青表示,食用當季的
生活中心/蕭宥宸報導 有不少男性會想靠「攝護腺按摩」來保養攝護腺。泌尿外科醫師侯鎮邦闢謠,攝護腺按摩本身沒有保養的功效,他並分享7個好習慣,好好維持就能常保攝護腺健康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年的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在台灣,癌症更已蟬連40年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提醒,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數據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且如果及早發現並安排接受適當治療,另外三分之一還能擁有可被治癒的機會,面對癌症威脅,重點在於預防、早期發現和治療三方面,呼籲民眾千萬別被疫情擔誤定期篩檢...
營養師推薦「6大超級助眠營養素」,包括色胺酸、維他命B群、維他命C、Omega-3脂肪酸、鈣質和鎂,有助抗壓、抗憂鬱、放鬆肌肉、消除疲勞、抗發炎,有效增進睡眠品質。
元宵按傳統很多人都會想要來碗熱呼呼湯圓,然而小小1碗甜小湯圓,不論紅豆湯或花生湯,熱量恐怕就有半個炸排骨便當,暖了身體卻胖了肚子。營養師建議,如果已經想好要吃湯圓,正餐的飯量一定要減少,最好用鹹湯圓作為正餐,就能暖心又暖胃。 花生湯或紅豆湯小湯圓 熱量等於半個便當 臺北慈濟醫院營養師趙馨儀表示,一般紅白小湯圓8至10顆熱量就有70大卡,1碗如果有20顆小湯圓,熱量就有140大卡,約占1碗白飯熱量的3分之1,假使再加上花生湯與紅豆湯,1碗300cc熱量約300大卡,2個相加起來,1碗花生湯或紅豆湯小湯圓,熱量就有440大卡,大約等於半個便當熱量。另外,最近新推出草莓煉乳、雞蛋布丁口味,或是常見的芝麻、花生口味甜餡湯圓,1顆熱量更高達70至80大卡,若吃了4顆甜餡湯圓,等同於吃1碗飯的熱量,如果再加上甜湯,熱量更是不得了,單日熱量總攝取一定超標。 鹹湯圓當正餐吃 這樣吃均衡營養 趙馨儀提醒,把鹹湯圓當正餐吃,就不會額外攝取熱量,如果食譜設計得宜,一個人約攝取360大卡,而且又能補充蛋白質、纖維、維生素等,直接將湯圓作為主食的來源,取代米飯或麵食等其他主食,並且搭配大量蔬菜及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吃湯圓長一歲,不少人元宵節都貪吃軟糯Q彈的元宵,但小小一顆元宵其實熱量不少,想要保有節慶的儀式感,又不犧牲美食機會,營養師有幾招小撇步可以吃元宵、湯圓不發胖,包括在吃甜口味的元宵,不妨可試試以無糖綠茶取代糖水;鹹口味的元宵則建議以柴魚高湯作為湯底,取代傳統以豬肉絲、香菇和油蔥爆炒的油膩。 元宵口味多變,可甜可鹹,鹹口味大多是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今天新增2萬5104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病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05名死亡病例;境外移入新增373例。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69期 文∕郭岳潭 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壓力大,永遠都有處理不完的事,每天總是在跟時間賽跑,這時候,疲勞已經不知不覺悄悄上身。 養成晨起排便習慣、白天多活動、保持身體暖和、別忽視維生素與礦物質的攝取、勿暴飲暴食……。中醫觀點認為,慢性疲勞歸屬於「虛勞」範疇,當人體五臟有任一處出現虛損,若是不適時地減少消耗或是補充精力,就有可能產生慢性疲勞。 中醫師康涵菁表示,造成虛勞的原因很多,《黃帝內經》中提及「勞則氣耗」,無論是身體的勞動或是心理上的勞損,都會進一步影響體內氣的生成和運行,產生氣虛或氣滯,時間一長,「氣滯而血瘀,氣衰而血少」,還會進一步形成血虛或是血瘀體質。 臨床上,中醫可將慢性疲勞根據體質、肇因,以及病程進行的不同所產生的不同症狀,再區分作心脾兩虛型、肝鬱氣滯型、氣滯血瘀型3大類型。 疲勞分3種類型❶心脾兩虛型成因:常見於思慮過多,飲食不節的患者。症狀:主要症狀除了提不起勁的疲憊感外,還有淺眠易醒、健忘、腹脹、腹瀉、四肢無力、面色蒼白或萎黃等症狀。 推薦茶飲:桂圓紅棗茶。作用:補益心脾之血,由於「血為氣之母」,藉由補血也能達到補氣之功。做法:準備4~5顆桂圓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年約70多歲的陳伯伯,十多年來時常無法一覺到天亮,直到至醫院就診,經醫師評估陳伯伯過去健康狀況、檢查結果、服用的藥物及神經學檢查後,診斷為睡眠頭痛;經過藥物治療,睡眠終於可以不再被頭痛中斷,重拾一覺到天亮後神清氣爽、神采奕奕的快樂。 睡眠頭痛是罕病 影響睡眠品質 新竹臺大分院李怡蓁醫師說明,睡眠頭痛是一種罕見的頭痛,根據過去文獻及病例報告,睡眠頭痛僅佔所有頭痛病人的千分之一,且平均需要七年多才會得到正確的診斷。此病症最大的特點是病人只有於「睡著」時才會頭痛,而且幾乎都在同一時間痛醒,疼痛程度從中到大,最常見的發作時間為凌晨兩點到四點,痛醒後會無法繼續入睡,一定要起來走一走或坐一坐,直到一到兩個小時後,頭痛情形才會漸漸消失;九成以上的病人一個月會發作十天以上,因此對於睡眠及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 服用咖啡因緩解 預防睡眠頭痛這些有效果 李怡蓁醫師表示,有些病人會反映這種頭痛服用一般的止痛藥並無效果,要服用「加強錠」才會有效,主要因為「加強錠」的劑型通常含有咖啡因,而咖啡因對於睡眠頭痛特別有效,除了可以解除疼痛外,有的人睡前喝一杯咖啡,也能有預防的效果。預防的藥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冷,不少人近期都是火鍋吃到飽,暖身也暖胃,但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介入性心血管科主治醫師黃晨祐提醒,有一族群不可以掉以輕心,一旦出現持續性胸悶、呼吸困難、單側突發無力或口齒不清等症狀時,一定要及早就醫,否則可能發生猝死意外。 黃晨祐表示,冬天對於有狹心症、心律不整、腦中風病史的族群,要特別小心,而三高的患者,也同樣不可以掉以輕...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35歲a小姐為了懷孕十分苦惱,曾接受婦產科試管嬰兒的療程,前後2次都失敗,心灰意冷的她聽從友人建議先以中醫調養,經過半年的針灸與中藥調理,終於喜獲麟兒。 周宗翰中醫師表示,不孕症通常會建議先至婦產科檢查有無器質性的病變,若發現輸卵管阻塞、子宮息肉或子宮肌瘤太大等器質問題導致不孕,建議先由評估手術處理的必要性。若器官構造正常,但都無法懷孕,則建議以中醫調整體質,功能性的問題是中醫強項,改善卵子品質,調整子宮環境,試管嬰兒成功機率才會提高,中藥與針灸可以有效地調整適孕環境,提高受精卵著床的成功機會。 過度肥胖者易發炎惡性循環 降體脂提高受孕機率 周宗翰中醫師表示懷孕是機運問題,不管是中醫調理或是西醫的人工生殖,都只是提高生育的機會,無法百分百成功,但是在臨床上發現,很多婦女不孕是身體容易發炎導致。特別是過度肥胖的婦女,脂肪細胞會製造及分泌促進發炎的脂肪激素,造成胰島素阻抗增加、各種代謝異常,導致痰濕型的體質;產生過多胰島素也會促進發炎,發炎又導致肥胖,溼濁久易化熱,進而影響到子宮與卵巢的功能,使著床失敗率提高,所以過重婦女一定要降低體脂,改善發炎體質就能提高受
【NOW健康 游庭語/台北報導】為求健康、講究天然,越來越多店家推出燕麥奶咖啡、豆奶咖啡供消費者選擇。不過,營養師提醒,燕麥奶、豆奶雖都有「奶」字,營養成分卻與牛奶大不同,如想攝取鈣質、蛋白質,仍建議添加牛奶。 燕麥不是奶! 口感、營養皆不同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燕麥奶屬於「全榖雜糧類」,主要成分有澱粉(碳水化合物)、水溶性膳食纖維,但含鈣量少,且蛋白質不多。 ▲燕麥奶以燕麥及其他添加物製成,營養成分與牛奶大不相同。(圖片來源/ingimage) 蘇秀悅說,所謂的燕麥奶,正確名稱應為「燕麥漿」。燕麥以水浸泡後,加水磨成漿、煮沸、過濾製成。部分燕麥奶產品以酵素水解改善質地,有些添加油脂、食品添加物,讓口感相似於牛乳。 蘇秀悅指出,不要被燕麥「奶」給騙了,燕麥奶咖啡等同於「咖啡加上燕麥片」,口感與添加牛奶的拿鐵咖啡不同,且鈣質及蛋白質明顯較低,如又加糖,熱量更高。 豆漿蛋白質豐富 與牛奶、燕麥奶可均衡攝取 至於豆漿、豆奶屬「豆魚蛋肉類」,將黃豆浸泡於水中,磨漿、分離豆渣、煮沸而成,為傳統華人最常食用的早餐飲料,提供優質蛋白質。 ▲豆漿是傳統早餐常見的飲品,富含蛋白質。
【早安健康/吳旻珊報導】春節年假過後,您是否也想趕快搭上減重列車,好鏟掉因大吃大喝累積的體重?有人透過到超商買烤地瓜,取代白米等精緻澱粉來減重,但也有不少人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