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旬女眼腳浮腫卻「激瘦5公斤」急檢查竟甲狀腺亢進!12大常見症狀一次看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何一成醫師說明甲狀腺亢進個案。(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何一成醫師說明甲狀腺亢進個案。(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民眾如果出現浮腫情況,不一定是腎臟問題。一名40多歲女性近期出現眼皮、腳浮腫的現象外,體重也減輕5公斤、常有心悸症狀,擔心是腎臟出問題而就醫。經檢查發現腎功能卻是偏高、出現甲狀腺機能亢進。經藥物治療1個月後,甲狀腺功能控制在正常範圍,腎絲球過濾率恢復正常。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表示,一般人常以為身體出現浮腫就是腎臟出問題,其實會造成浮腫的原因有很多,如充血性心臟衰竭、腎病症候群、急慢性腎臟病、肝硬化、甲狀腺功能異常、靜脈阻塞等。甲狀腺功能減退約8到9成會造成浮腫,而甲狀腺功能亢進僅5至10%會造成浮腫,這可能是影響甲狀腺功能的自體抗體刺激了皮下會吸水的黏多醣的製造。他說,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好發年齡約30至50歲間,其中女性比男性容易罹患疾病。

他說,腎功能下降會造成浮腫,評估腎功能要靠抽血檢驗。臨床上腎絲球過濾率是驗血評估腎功能的方法,造成數值降低的原因有急慢性腎臟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等;數值偏高的原因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腎病變初期、多囊性腎病、驗血前高蛋白飲食、懷孕、肥胖等。腎絲球過濾率過低或過高都是不正常的,應查明原因,加以治療改善。

甲狀腺亢進常見症狀。(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甲狀腺亢進常見症狀。(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甲狀腺亢進常見症狀有心悸、手抖、體重下降、肌肉無力、怕熱、容易流汗、甲狀腺腫大、緊張、失眠、凸眼、掉髮、女性月經不規則等。治療上多以藥物為主、放射碘、嚴重者才採手術治療;患者在日常生活上要注意少吃含碘量高的食物,像是海帶、紫菜、海苔等;避免菸、酒、少喝含咖啡因飲料;倘是採用藥物治療,要按時服藥追蹤,勿自行停藥或調整藥量。

何一成指出,如上述個案在血液腎功能檢查發現,腎絲球過濾率(EGFR)156 (正常值90-110mL/min per 1.73 m2),腎功能並未下降卻偏高;理學檢查發現心率98(正常範圍60-90 beat/min),血壓正常122/78,手指有輕微顫抖,甲狀腺有些許腫大,尿液無紅血球無蛋白質。另外,檢查血液顯示血糖值正常,甲促素TSH數值0.05(正常範圍0.4-5 µu/ml),甲狀腺素freeT4數值2.14(正常範圍0.89-1.79ng/dL),為甲狀腺機能亢進。經藥物治療1個月後,該女個案甲狀腺功能控制在正常範圍,腎絲球過濾率106 mL/min per 1.73 m2,恢復正常。

何一成提醒,當四肢、臉部出現浮腫時,很多人會擔心是腎臟出問題,但有很多因素都可能導致浮腫,應就醫找出原因,若是甲狀腺亢進,腎功能數值常會過高。甲狀腺機能亢進對於日常生活有許多的影響,透過適當的治療,配合生活習慣的調整,症狀多能改善,同時避免併發症的發生。由於甲狀腺的分泌是會改變的,因此即使經治療後數值恢復正常,仍須定期回診追蹤,以免甲狀腺功能出現變化對身體造成影響而不知。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被追訪險摔倒的賴品妤自曝「乾眼症」醫:6族群高風險、嚴重恐角膜穿孔
中港澳禁日水產品!食藥署妙回「僅1國喊卡」不跟進 13類海鮮加強監測
賴品妤遭追訪和媒體爆口角 她提「陳幸妤事件」:有必要這樣欺負人?
影/「乾眼症病友」賴品妤被媒體追訪險遭推倒 記者回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