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工業生產指數連2紅 AI風潮助攻全年製造業衝正成長

經濟部今天(23日)公布4月工業生產指數為87.7,年增14.61%,佔比最大的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14.9%,兩指數皆為連續2個月正成長。經濟部分析,今年AI需求帶動,堪稱「刮起大風」,使得電子零組件、積體電路業、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生產暢旺,連機械業也擺脫負成長,且這股風潮料將持續,預估5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將年增6.7到11.4個百分比,全年有望維持正成長。

經濟部統計處公布4月工業生產指數以及佔比最大的製造業生產指數,皆為連續2個月正成長,年增率各有14.61%、14.9%,一如原先預期。

製造業主要業別裡,多個產業受惠於高速運算、AI、雲端資料服務等需求帶動而開出紅盤,如電子零組件業年增約2成3,創2021年8月以來新高,積體電路年增3成,為2021年4月以來新高,而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年增率約3成7,創11年來新高,就連機械設備業,也受惠AI帶動生產,指數由黑翻紅,年增8.21%。

統計處特別說明,外銷訂單機械業接單仍是負成長,主因為外銷訂單機械業主要是屬於傳產製造業使用,但工業生產指數的機械業,則包含半導體相關設備所致,兩者內涵不同,才會有一正一負的情形。

經濟部統計處形容,這股AI風潮已是刮起大風等級,且下半年風勢會更大。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說:『(原音)今天早上美國主要的廠商他的財報優於預期,可見這個風應該是蠻大的,他的成長率好像是2倍,所以感覺蠻大的,然後下半年又有新的晶片要開始生產,所以基本上,持續下來的那個浪潮應該是持續的。』

展望未來,統計處指出,雖然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仍高,但高效運算、AI需求刮風潮下,將持續挹注生產動能,預估5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可望年增6.7%到11.4%,且全年正成長可期。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吳誠文:AI基本法將兼顧人權與產業 最快10月底前提出
歐洲半導體盛會 蘇姿丰和米玉傑演講AI產業趨勢
全球首部人工智慧法 歐盟AI法案6月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