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縣市祭凍卵補助 僅500多人申請

晚婚晚生成趨勢,也成國安危機,台北、桃園和新竹市去年推出凍卵補助,苗縣今年跟進,新北市長侯友宜日前也宣布補助醫療性凍卵,七月上路,竹縣計畫明年推動。但桃園和竹市實施一年來,申請凍卵僅五百多人,苗縣更只有三人,北市實施半年仍掛零,「叫好不叫座」。

內政部戶政司二○二二年統計,國內女性生育第一胎平均年齡為卅一點四三歲,比十年前晚一點三二歲。桃園市去年四月推出凍卵營養金補助,全台最早,去年至本月十七日,共有三二四人申請。

新竹市連同凍卵保存費最高補助三萬一千元,市府統計凍卵補助計畫滿一周年,完成抗穆勒氏管荷爾蒙(AMH)卵巢功能檢測共九二二人、凍卵療程卻僅二二八人;以計畫人數一千人計算,實際參與凍卵人數不到兩成五。

苗栗縣凍卵療程補助上路五個多月,僅三人申請,未如預期,衛生局說,凍卵除了相關療程,每年還要支付冷凍費用,整體開銷不低,都影響意願 。新竹市衛生局認為,有民眾優先使用國健署試管嬰兒補助,「政策需要時間推廣」。

台大醫院研究顯示,凍卵療程艱辛,又受限人工生殖法,必須是夫妻且證明不孕,才能解凍卵子使用,讓有意生育的同性伴侶或單身女性打退堂鼓,否則只能到海外借精或找代孕,仍需時間推廣;他認為,現階段若能提升補助或保存年限,可望再增加婦女凍卵誘因。

竹市馬偕兒童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謝承恩說,試管嬰兒約廿萬元,政府補助五成約十萬,申請踴躍;凍卵均價約十萬元,僅補助二萬,應至少提高至六成才有誘因。

台大醫院研究結果顯示,凍卵使用率約僅百分之八。民間送子鳥生殖中心統計數據相近,也僅百分之六到七。送子鳥生殖中心指出,受限人工生殖法規定,對同性婚姻或未婚女性,就算先行凍卵,卵子也無法在國內使用,提高未來擁有小孩的不確定性及門檻。

宏其婦幼醫院院長張紅淇也表示,凍卵政策是對的方向,可以讓因職業或學業暫不考慮懷孕的女性,保留主「凍」權,他也呼籲政府應該盡快修改人工生殖法,擴大適用對象到單身女性和同性伴侶,並推動代理孕母法的合法化,以便所有女性均可在適當的時機利用生育技術。

宏其婦幼醫院副院長唐雲龍建議有條件提高補助額度,包括後續凍卵費用,或將補助的保存期限再延長至四或五年。(記者黃羿馨、張裕珍、翁唯真、陳俊智、胡蓬生、巫鴻瑋、劉懿萱、朱冠諭、林佳彣)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英國26℃=熱浪」網嘲英國人弱爆 過來人搖頭曝原因:是會死人的
他見大陸同事回訊息頻傳「==」超火大 意思揭曉台灣人傻眼
錯在哪?國小數學考卷「9×4=36」分數沒了 全網揭正解:變考國文了
沒有《善宰》!「上半年收視TOP10」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