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間浮誇系小吃大集合!爆量鱈場蟹、紅蟳通通來 炸排骨玩疊疊樂

如果你是個愛拍照的饕客,以下4家必吃浮誇系小吃,肯定讓您的味蕾、手機大大滿足。咱們台灣的街邊小吃美味不在話下,可謂「台灣之光」的程度,普通的飯麵已經無法滿足味覺與視覺並重的客人,幾位年輕老闆不約而同以用料澎湃兼具新創口味吸引客人,趕緊收進口袋名單,今晚就選一家大快朵頤一番。

一、新北市永和區─老姐弟麵線甜不辣專賣店

「海底麵線2.0」給出雙倍海鮮,包含兩隻小卷、白蝦及鮮蚵。(190元/份)
「海底麵線2.0」給出雙倍海鮮,包含兩隻小卷、白蝦及鮮蚵。(190元/份)

位於新北永和的「老姐弟麵線甜不辣專賣店」,起初是在餐飲界歷練多年的弟弟劉書豪想要開一間自己的店,找來「老姐」劉羿伶幫忙。劉書豪笑說,當初因為第一次開店,單純想說「好入手」且較普遍的台灣小吃,腦海裡便有了一間「麵線店」。兩人深知將麵線煮得好吃不夠,還得做出特色,除了以柴魚熬製湯頭,有大腸、有蚵仔和肉羹不夠,搭配豐富海鮮,研發出升級版的「海底麵線」。

因著對食物的敏銳度,劉書豪負責發想,再和姊姊一同討論、嘗試,兩姊弟將傳統台灣小吃,加入新意,「海底麵線」海鮮類的小卷、白蝦、鮮蚵全是產地直送,小卷和白蝦並非汆燙處理,而是用鑄鐵鍋先煎過,入湯後成為提味的精隨,原來的柴魚湯頭,多了一份微微焦香,而蚵仔不再是混入麵線的眾多配角之一,每個新鮮的食材都是麵線的靈魂,鮮味更是不在話下。

「霸氣蝦群麵線」放入白蝦仁與整隻大草蝦,視覺上也很有變化。(200元/份)
「霸氣蝦群麵線」放入白蝦仁與整隻大草蝦,視覺上也很有變化。(200元/份)

由於這款海底麵線做法受到客人喜愛,不少人要求加價增量海鮮,於是再推出「海底麵線2.0」,讓客人吃得更滿足;如果只是想嘗點蝦味,可點「蝦群麵線」就能嘗到新鮮的蝦,對蝦情有獨鍾的話,推薦點上一份「霸氣蝦群麵線」則整隻大草蝦與白蝦仁排成兩圈做出變化,些微的調整就讓視覺和口感都大幅提升。現場也有清麵線和7種料的關東煮,姊弟倆對自稱關東煮沒什麼特別,但湯頭的清甜,食材豐富,也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劉羿伶(左)與劉書豪(右)兩姐弟一起經營小店,從湯頭到用料都不馬虎。
劉羿伶(左)與劉書豪(右)兩姐弟一起經營小店,從湯頭到用料都不馬虎。
隱身在文化路住宅區的小店未到用餐時間就會高朋滿座。
隱身在文化路住宅區的小店未到用餐時間就會高朋滿座。

老姐弟麵線甜不辣專賣店

  •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文化路148號

  • 電話: 02-2925-8321

  • 營業時間: 12:00~20:00,週一公休。

  • 刷卡:不可。不收服務費。

二、新北市三重區─啊母啊姆鍋燒麵

啊母啊姆鍋燒麵的「鱈場蟹」是日本鱈場蟹與白蝦霸氣雙拼,上桌時連隔壁桌客人都忍不住驚呼。(850元/鍋)
啊母啊姆鍋燒麵的「鱈場蟹」是日本鱈場蟹與白蝦霸氣雙拼,上桌時連隔壁桌客人都忍不住驚呼。(850元/鍋)

「啊母啊姆鍋燒麵」老闆娘林書伃20多歲就在夜市賣鬆餅,轉換成賣海鮮鍋燒麵是因為自己喜歡吃。她說:「我每次到外面點海鮮鍋燒麵,蝦一隻、蛤蜊兩顆,這樣就叫海鮮麵喔?吃得很不過癮。」愛吃海鮮又容易過敏的她,就是食材品質的最佳「人體測試器」,過她這關才能端上桌給客人。湯頭以豬頭骨熬製數小時,使湯底帶有獨特香氣,除此之外,林書伃認為美味全來自漁港直送海鮮的功勞,只要食材新鮮就不會錯。

「爆蛋紅蟳」除了滿是蟹蛋的整隻螃蟹,還能嘗到蛤蜊與白蝦。(750元/鍋)
「爆蛋紅蟳」除了滿是蟹蛋的整隻螃蟹,還能嘗到蛤蜊與白蝦。(750元/鍋)

特色海鮮的加入,讓每一道鍋燒麵都有自己的「亮點」。比如說率先上場的「爆蛋紅蟳」滿是蟹蛋的整隻螃蟹,搶眼入鍋,再加入蛤蜊與白蝦,湯頭嘗起來除了鮮味還有蛋香;超級吸睛的「鱈場蟹」是日本鱈場蟹與白蝦霸氣雙拼,蟹腳泡在湯頭裡,鮮味更上一個層次,讓整份鍋燒麵跳脫傳統小吃印象,上桌時連隔壁桌客人都忍不住驚呼,視覺、味覺都印象深刻。

「豪華海鮮鍋」除了蛤蜊、扇貝、鮑魚、干貝、鮮蚵,連蝦都有草蝦和白蝦兩種。(850元/鍋)
「豪華海鮮鍋」除了蛤蜊、扇貝、鮑魚、干貝、鮮蚵,連蝦都有草蝦和白蝦兩種。(850元/鍋)
「干貝多多」整鍋滿滿的干貝與蛤蜊,誠意十足。(400元/鍋)
「干貝多多」整鍋滿滿的干貝與蛤蜊,誠意十足。(400元/鍋)

即使是一般的海鮮鍋燒麵上桌,有人愛吃蝦、有人愛吃蚵、也有人特別愛蛤蜊,該怎麼辦?林書伃也幫大家設想好了,推出「蝦蝦多多」「蛤蜊多多」或「蚵仔多多」多種選擇,甚至愛吃肉的人也能點到「豬肉多多」,照顧每位客人挑剔的嘴。

「啊姆啊姆鍋燒麵」店面設計風格簡單年輕,用餐環境舒適溫馨。
「啊姆啊姆鍋燒麵」店面設計風格簡單年輕,用餐環境舒適溫馨。

啊母啊姆鍋燒麵

  • 地址:新北市三重區重新路一段113號

  • 營業時間: 10:00~凌晨02:00,週一10:00~14:00、17:00~凌晨02:00,週三16:00~凌晨02:00。

  • 刷卡:不可。不收服務費。

三、基隆市─天天鮮排骨飯

「排骨蝦仁飯」是第一代老闆娘擔心工人吃不飽的產物,除了蝦仁、排骨,再加一顆「炸彈」供應滿滿熱量。(130元/份)
「排骨蝦仁飯」是第一代老闆娘擔心工人吃不飽的產物,除了蝦仁、排骨,再加一顆「炸彈」供應滿滿熱量。(130元/份)

我心目中浮誇系小吃的始祖之一肯定是位於基隆的「天天鮮排骨飯」,每天未到用餐時間就出現排隊人潮,可不是沒有原因的。傳承到第二代的老店,50年來都在大塊炸排骨和炸白蝦上,擺一顆半熟「炸蛋」,當蛋黃流洩至金黃色的炸排骨上,一口咬下,濃郁蛋液包裹酥香口感,緊緊抓住饕客的胃,不容變心。

現在由第二代老闆娘李玉潔掌管大廚的位置,炸豬排、炸蛋或煮大鍋飯,手腳迅速俐落。
現在由第二代老闆娘李玉潔掌管大廚的位置,炸豬排、炸蛋或煮大鍋飯,手腳迅速俐落。

第二代老闆娘李玉潔說,她婆婆看到基隆港口早年工人多,想讓工人們吃飽一點補充氣力,於是有了排骨、魚排或雞腿加蝦仁的爆量美意。夫妻倆百分百傳承婆婆年代的原味,製法與口味都沒有調整,小小廚房由李玉潔一人掌管炸鍋和白飯,先生則在前台張羅。

醃得又酥又透的排骨,源自婆婆手藝,不曾改變過。
醃得又酥又透的排骨,源自婆婆手藝,不曾改變過。

排骨的重點是肉質,特別選用溫體豬,趁肉還有彈性的時候,以醬油、蒜和糖醃製就入鍋炸,口感軟嫩夠味;有著基隆在地的地利之便,從第一代老闆娘就堅持蝦子一定要是崁仔頂送來的海蝦,無論白蝦或草蝦,皆是新鮮之選。

澎湃的「雞腿魚排飯」,一樣是海陸雙拼。(155元/份)
澎湃的「雞腿魚排飯」,一樣是海陸雙拼。(155元/份)

附上的半熟蛋也有講究,不僅要「年輕蛋」,還得是品質優良的水洗蛋,才不會入鍋一炸就散;米飯從婆婆時代就使用大鍋明火烹煮,即使後來電子鍋普及也堅持老做法,為的是「確保每一粒米都被照顧到」,老闆娘不嫌顧鍋麻煩,熟透的米換得更顯著的米香。

50年歷史的「天天鮮排骨飯」是老基隆人的共同記憶。
50年歷史的「天天鮮排骨飯」是老基隆人的共同記憶。

天天鮮排骨飯

  •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孝三路42巷4號

  • 電話: 02-2425-2108

  • 營業時間: 11:00~19:00

  • 刷卡:不可。不收服務費。

四、桃園市龜山區─梅菊手作魯肉飯

梅菊的「月見龍痛滷肉飯」以老闆引以為傲的滷肉飯為基底,配上汆燙的白蝦仁與鮮蚵。(220/碗)
梅菊的「月見龍痛滷肉飯」以老闆引以為傲的滷肉飯為基底,配上汆燙的白蝦仁與鮮蚵。(220/碗)

桃園龜山的「梅菊手作魯肉飯」也是澎湃用料的小吃名店,老闆陳嘉偉有15年的中、日式廚師經驗,夢想開一間中日結合的小吃店,心想不如就以自己最愛吃的滷肉飯為基底,再結合月見蛋,於是一碗類似丼飯的「月見滷肉飯」誕生了。

一筷子戳開「月見滷肉飯」,最精髓的蛋汁順著滷肉的縫隙流進米飯中。(60元/小碗、75元/大碗)
一筷子戳開「月見滷肉飯」,最精髓的蛋汁順著滷肉的縫隙流進米飯中。(60元/小碗、75元/大碗)

陳嘉偉對自己的料理「味自慢」有其道理,讓我魂牽夢縈的滷肉飯,來自一鍋獨門滷肉的作法,過程十分繁複。溫體豬肉要先炒過再煨,接著與含有羅漢果、荳蔻、白胡椒、大紅袍花椒、小茴香等香料的滷汁一同浸泡,然後將整鍋冷凍,等到退冰後,滷肉已經將十種香料完全吸附入味,看似不難,製作上卻得花上一整天的時間。陳嘉偉說,自己研發的這種作法連肉的纖維都嘗得到香氣。

老闆推薦的魚皮湯,亦可搭配其他海味,我點的是「魚皮蛤蜊湯」。(120元/份)
老闆推薦的魚皮湯,亦可搭配其他海味,我點的是「魚皮蛤蜊湯」。(120元/份)

升級成「月見龍痛滷肉飯」也完全是應海鮮饕客的要求,因為有的客人愛吃海鮮,要求他可不可以滷肉飯上放海鮮,講究的他,為客人選來特肥的東石蚵仔與鮮蝦,鋪在月見滷肉飯上,沒想到一推出就受到熱烈迴響,意外成為招牌必點。陳嘉偉還推薦搭配「魚皮蛤蜊湯」,台南虱目魚配上魚骨熬的湯,不放味精,清爽鮮味在嘗完滷肉飯後,為味蕾點上完美滋味。

老闆陳嘉偉很有廚師精神,除了滷肉,也費工製作各種小菜。
老闆陳嘉偉很有廚師精神,除了滷肉,也費工製作各種小菜。
店面位置不多,用餐時間經常客滿,需要耐心等位。
店面位置不多,用餐時間經常客滿,需要耐心等位。

梅菊手作魯肉飯

  • 地址:桃園市龜山區復興一路356號

  • 電話: 03-397-4858

  • 營業時間: 11:30~14:00、17:00~20:00,週日、一公休。

  • 刷卡:不可。不收服務費。

更多鏡週刊報導
老饕兼差當廚娘圓夢 哈博寓所重現府城商賈之家「錦雲宴」
【試吃筆記】SENS主廚快閃客座「La Farfalla」演繹法式傳統料理 馬賽魚湯、紅酒燉牛肉嘗得到雅緻
呼朋喚友到「百年台菜豐辦桌」吃席 助陣阿燦師台菜傳承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