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女星甩肉還能吃「貝果」!碳水循環食譜瘦身增代謝

【李芸報導】女星陳妍希因《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走紅,隨然電影已經上映超過十年,現在一提到陳妍希,還是有不少人立刻就會想到劇中穿著制服、清純甜美的「沈佳宜」。陳妍希與中國男星陳曉結婚後,逐漸轉往對岸發展,兩人目前已結婚7年、育有1子,婚姻幸福穩定,近日她擔任綜藝節目嘉賓,還在節目上大曬恩愛,透露夫妻兩人私下的甜蜜互動。

陳妍希常常在社群媒體上跟粉絲分享生活,她最近開始認真健身,在小紅書上貼出剛運動完的素顏照,照片中她身穿黑色的運動外套配縮口褲,紮著馬尾、露出甜美微笑,白皙、富含膠原蛋白的皮膚,令網友大讚簡直就是國中生,一點也看不出來她今年將滿40歲。

陳妍希凍齡健身照
陳妍希凍齡健身照

(陳妍希在社群上曬出健身完的照片,被網友大讚凍齡。取自陳妍希michelle小紅書)

陳妍希靠碳水循環法瘦身!一週菜單公開

陳妍希結婚生子後不但沒有發福走樣,反而越來越瘦、越來越美。她最近向大家分享,自己開始嘗試「碳水循環」瘦身法,並貼出整週菜單,她有時只吃青菜搭配肉片、有時則以貝果作為主食,高碳、低碳、無碳日輪流交替。她提到,以前一減重就不敢吃澱粉,但是使用碳水循環法,仍然可以吃她最近最喜歡的貝果,而且才開始不久就體重就有減少。

陳妍希的碳水循環食譜:

  • Day1 低碳日:

    • 早餐:1杯生椰拿鐵;

    • 午餐:酪梨三明治+一點菠菜;

    • 下午:1杯生椰拿鐵;

    • 晚餐:烤鴨去皮+生菜;

    • 運動:1堂瑜珈課。

  • Day2 低碳日:

    • 早午餐:香草雞肉三明治;

    • 晚餐:川燙豬肉、魚肉、海帶芽、豌豆苗、荸薺。

  • Day3 無碳日:

    • 早午餐:豆干2片;

    • 加餐:覆盆子藍莓漿果飲;

    • 晚餐:水煮魚肉、雞肉去皮,搭配豌豆苗和菇類。

  • Day4 低碳日:

    • 早餐:1杯生椰拿鐵;

    • 午餐:豌豆苗+雞肉;

    • 晚餐:貝果三明治。

  • Day5 高碳日:

    • 早午餐:鮭魚沙拉+2/3的貝果;

    • 加餐:1杯生椰拿鐵;

    • 晚餐:燙雞肉、白菜、莓果飲。

    • 運動:健身1小時、跑步機45分鐘。

  • Day6 無碳日:

    • 早午餐:去皮烤鴨+酪梨沙拉;

    • 晚餐:燙羊肉+菠菜;

    • 運動:跑步40分鐘。

  • Day7 低碳日:

    • 早午餐:鮪魚酪梨貝果;

    • 加餐:1顆李子;

    • 晚餐:和朋友吃湖南菜。

    • 運動:皮拉提斯20分鐘。


碳水循環法有什麼好處?如何安排?

碳水循環法是什麼?對減重有什麼好處?大家減重時,常會直覺地想到不吃澱粉,但是減重醫師蕭捷健曾在訪談中說明,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台「油澱」混合車,人體需靠澱粉和油脂才能順利運轉。如果完全不吃澱粉,身體只能靠燃燒脂肪提供能量,短期內的確能減輕體重,但是長期執行可能影響身體代謝,而且一旦恢復吃澱粉,很快就會回復到原本的體重。

因此,減肥時攝取澱粉仍是必要,蕭捷健醫師推薦使用碳水循環法,在一週當中安排低碳日、中碳日、高碳日,控制每日澱粉攝取量,並利用高碳日運動、多吃碳水化合物增肌;低碳日則能讓身體燃脂、穩定胰島素,兼得吃碳水以及不吃碳水的好處。

蕭捷健醫師也在個人網站上詳細列出使用碳水循環法的優點,以及安排低碳日、中碳日、高碳日的目的:

  • 高碳水日(一日攝取800卡澱粉):

    • 在運動前後攝取碳水化合物,有助提高運動表現,並能打破停滯期。

    • 在減脂期間仍能維持肌肉生長。

    • 刺激瘦體素、生長素,增加代謝,避免長期減醣造成身體代謝低下。

    • 盡量攝取好的澱粉,不過可以趁高碳日吃一些喜歡的東西,趁機犒賞自己。

  • 中碳水日(一日攝取400卡澱粉):

    • 利用中碳日讓身體適應瘦下來的體重。

    • 為瘦身不會復胖的關鍵。

  • 低碳水日(一日攝取200卡澱粉):

    • 攝取最少碳水化合物,讓身體在此時燃燒脂肪產生能量,並能漸漸習慣以脂肪作為燃料。

    • 經過低碳日能使肝糖清空,增加胰島素敏感度。

    • 透過攝取極少碳水,能看到體重明顯下降。

蕭捷健醫師建議,如果想要嘗試使用碳水循環法瘦身,可以先在一週當中選3天中碳水日,高碳水日、低碳水日各2天;如果想要加強減脂效果,則可以將高碳日減為1天,改成中碳日或低碳日,自由決定減重速度,不過一週最少要維持2天低碳日。此外,脂肪份量也會跟著碳水化合物的多寡變化,高碳日需減少脂肪,低碳日則可以攝取高脂肪。

進階版瘦身法:間歇性碳水循環

如果想要更進一步加強瘦身效果,還可以嘗試進階版的「間歇性碳水循環」。研究低醣料理多年的知名部落客田安石,在《田安石的碳水循環飲食法》一書中分享,除了安排每天的碳水攝取量,還可以將每日進食時間安排在特定時段內,等於將近年十分流行的間歇性斷食與碳水循環結合。

田安石說明,每天需安排連續8小時的進食時段,當這段時間結束後,其實時間只能攝取黑咖啡、無糖茶或是開水。她推薦大家選擇中午12點至晚上8點作為進食區間,能帶來較佳的減脂效果;且在進入斷食前,可以多吃蛋白質、粗纖維的綠色蔬菜淋上好油,延長飽足感。

不過她也提醒,執行斷食前須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有慢性疾病、精緻糖成癮,執行起來比較辛苦,很容易撐不下去。這些族群可以先從空腹12小時開始,美國營養師戴娜.詹姆斯在《性格原型飲食減重法》一書中提出,只要在晚餐和早餐間空腹12小時,就有助身體的代謝、脂肪消耗增加,還能減輕發炎的狀況。田安石也建議,只要睡前2小時不進食、隔天早晨延遲1~2小時吃早餐,且睡眠時間達8小時,輕鬆就能空腹12小時;身體逐漸習慣後,再慢慢延長空腹的時間。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40歲陳妍希貝果不忌口甩肉!「碳水循環」食譜瘦身增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