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女胃穿孔!術後「吃白粥」更嚴重 醫揭錯誤迷思

許多人罹患腸胃炎的時候,都會聽到醫生囑咐要吃的清淡一點,於是就會只吃白粥,然而這並不是正確的行為,外科醫師陳榮堅就提醒大家,這樣反而更傷胃。

許多人生病時,都會聽到醫生交代要吃清淡一點。(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許多人生病時,都會聽到醫生交代要吃清淡一點。(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陳榮堅說明自己曾經經手的個案,過去一名40歲的女性病患因為有胃穿孔的情形,修補好後,提醒她出院後回去要吃清淡、好消化的飲食,結果出院兩天後,又因為不舒服回來急診,幫她檢查才發現,原本補起來的地方在滲血,只好再收她住院治療。

陳榮堅也詢問患者,回家後都發生了什麼事,怎麼情況變嚴重了,才知道原來患者出院後就都只吃白粥而已,飲食完全偏頗掉了,這也讓他感慨,「雖然我們會盡量衛教的很清楚,但有時候可能會因為吸收到一些片面的資訊,導致飲食偏頗,反而變得更嚴重」。

許多人都會選擇吃白粥。(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許多人都會選擇吃白粥。(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陳榮堅也指出,由於白粥是屬於碳水化合物的部分,而碳水化合物非常容易刺激胃酸分泌,所以胃潰瘍或是胃部有傷口的時候,又吃促進胃酸分泌的食物,實際上不會養胃,反而會傷胃。因此在急性腸胃炎,或是胃部有開刀的情況下,比較正確的觀念是,要吃軟質的食物,且需要有足夠的蛋白質,像是蒸蛋、豆腐、軟軟的魚肉等,這類的食物會對身體比較好。

陳榮堅也說明為什麼腸胃炎不能吃白粥。(圖/翻攝自陳榮堅臉書)
陳榮堅也說明為什麼腸胃炎不能吃白粥。(圖/翻攝自陳榮堅臉書)

隨後也有網友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表示以前小時候早餐都吃粥,尤其像湯湯水水很稀的那種白粥,結果常常胃痛,被一直嫌體質差,還要飯前喝胃藥,但也沒有比較好,長大後才知道原來空腹吃白粥、麵包會導致胃酸更多,後來家人說吃粥要煮排骨粥,而且煮稠一點,就比較不會胃痛,「也許是因為有加排骨,有蛋白質的關係,真的沒有胃痛了」。

(封面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愛吃蔬果不菸酒!余苑綺4器官侵蝕 醫揭罹癌主因
手機大量下海記錄 正妹全校面前認了:我髒的很
余天情緒激動!余苑綺傳血氧下降 臨終時希望尪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