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女車禍「粉碎性骨折」 靠細胞治療傷口6週癒合、免於截肢

衛福部「特管辦法」開放後,細胞治療成為病患新的醫療選擇。(圖片來源/acworks@photoAC)

農曆春節交通量大增、車禍事故更頻繁。40歲的周小姐去年正月初三遭摩托車重創昏迷,左腿脛骨跟腓骨粉碎性骨折,所幸經骨科、神經外科接合下肢及整形外科,於黃金治療時期搶救保住肢體。

「不過周小姐接口處仍有10X6平方公分大的傷口,因軟組織嚴重缺損、神經受損,超過半年還無法癒合。」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陳俊嘉指出。

他表示,其實難癒合傷口不只是老年人的專利,許多事故外傷也可能會造成慢性傷口。那麼,究竟難癒合傷口要如何在短時間快速癒合呢?

(更多新聞:氧化鎂、抗生素「安蒙西林」接連缺貨...薛瑞元緊急成立「缺藥中心」能解決藥荒? )

車禍外傷「粉碎性骨折慢性傷口」靠細胞治療免於截肢

陳俊嘉表示,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訊聯生技近來以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粉碎性骨折及軟組織缺損引起的慢性傷口,成功讓周小姐因車禍險截斷的左腿,再生軟組織與皮膚,免於截肢。

陳俊嘉提到,周小姐於8月改用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後,療程僅6週,每週都有明顯進步,「她的傷口不斷縮小,能承受行走的壓力,也加速復健的復原時間。治療後傷口完全癒合,至今已追蹤3個月,行走活動自如。」

周小姐也表示非常感謝陳俊嘉醫師用新興細胞治療,把她的腿救回來,也希望以自身的經驗鼓勵病友,只要活著就有無限可能。

植皮手術疼痛且需較長復原期

陳俊嘉表示,不同以往植皮手術常令病患難以忍受且需較長的復原期,細胞治療提供癒合困難的慢性傷口另一項選擇。

另一位48歲的簡先生,同樣因車禍造成雙膝周邊大面積難癒合傷口,病患自認還年輕,也不理解為何一次車禍的傷口,竟半年還不見好轉。

陳俊嘉指出,當時發現簡先生有風濕免疫病史,建議先調控類固醇藥物的使用,同時請營養師介入輔助,再進行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6週讓傷口癒合。

他提醒,「一般迷思是年長者才會有慢性傷口,例如糖尿病第一型、洗腎病人(10-20年後癒合能力下降)、高血壓(末期周邊血管才會阻塞),然而長期慢性用藥(免疫制劑、類固醇)如風濕免疫疾病、僵直性脊椎炎、乾癬、癌症化療等病患,癒合能力差,即便年輕也可能出現慢性傷口。」

如何靠「細胞治療」快速癒合?

衛福部於2018年9月6日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條文後,開放6項細胞治療技術,適用對象包含用於癌症病人的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自體周邊幹細胞移植及用於組織修復的自體脂肪幹細胞移植、自體纖維母細胞移植、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移植及自體軟骨細胞移植等。消息一出,令全台細胞生技產業與醫學研究單位振奮不已。

中山附醫總院長蔡明哲表示,自從核准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慢性傷口後,為病患帶來了新的醫療選擇,也為生命帶來光明。「透過醫療團隊的照護體系、營養建議、後續復健,只要6週以上未癒合的外傷、大型傷口的年輕族群,也能恢復肢體完整性,大幅降低台灣社會的損失。」

中山附醫尊榮醫療中心主任翁國昌則表示,細胞治療就像一般打針吃藥,是安全、常規化的治療方式。他解釋,「自體細胞能從皮膚真皮開始修復,促進細胞和血管增生,促使肉芽組織、上皮形成,修補皮膚組織缺損;整體來說,提升傷口治療效率,也能協助節省就醫費用與醫療成本。」

細胞治療並非萬靈丹,仍需透過醫師臨床評估

訊聯董事長蔡政憲指出,「特管辦法」開放後,訊聯自體脂肪幹細胞獲准治療滿6週未癒合困難傷口或慢性傷口的核可計畫已佔全台8成,收案類型包括靜脈潰瘍、車禍意外、長期慢性用藥、褥瘡、糖尿病伴隨慢性病等所致,滿6週未癒合的慢性傷口,收案追蹤有效指標達8成。

他也表示能親眼見到周小姐、簡先生透過細胞治療奇蹟般再生皮膚,傷口越縮越小的歷程,讓人深受感動。

曾任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現任健保署署長石崇良過去受訪時表示,細胞治療是以病人的需求、醫師的專業判斷下決定是否執行,「細胞治療不是一個商品、而是一個治療,醫師必須對整個治療,包含細胞培植有一定的基礎認識,而非只會開藥。」

石崇良解釋,細胞治療可以列入一個取代或輔助的治療方向,也給這些患者重建信心,但他也強調,細胞治療並非萬靈丹,很多併發症或其他問題仍需透過臨床評估,並進行治療流程後,再看看可能的情況。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索羅斯:中國民眾被逼到走上公開反抗中共的邊緣 這是習近平自找的
旗津國中雙語社團打造沉浸式學習環境 陳其邁秀球技、開心與師生自拍
前亞洲首富落難 索羅斯預期阿達尼危機有機會促成印度打開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