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4」、「咩噗」納國教院新詞? 專家:沒必要

484、咩噗,這些流行用語您有聽過嗎?國家教育研究院近期在官網公開徵求「本土新興詞語」與「流行語」,像是「484」是不是、「史密斯」就是唸快一點的什麼意思、還有「浪浪」等詞語都可能納入,第6部辭典系統編列成「台灣新興詞語彙編」。不過有學者、專家認為,網路用語無法長久流傳,沒有必要為了流行語組團隊耗資經費、耗時審核。

前幾年爆紅的「咩噗」,其實這個詞來自歌手周興哲的一首歌《怎麼了》,歌詞中「再也不能牽著你走未來,每一步」,其中「每一步」聽起來實在太像「咩噗」,因而成為許多年輕人會使用的流行語言。只要是不知道怎麼回覆,或是覺得內容聽了很想哭,就可以用「咩噗」,用法類似「哭哭」。

國教院徵新詞 擬納入本土新興詞語、流行語

國家教育研究院近期在官網公開徵求本土新興詞語與流行語,篩選後就會納入第6部辭典系統編列成「台灣新興詞語彙編」,收入標準主要分為兩種流行語,像是網路流行語咩噗、歪樓等等,另一部分則是新興常見詞,像是新冠肺炎、隔離經濟等,目的是為了讓民眾方便查詢,減少溝通障礙。

國家教育研究院語文教育及編譯研究中心主任林慶隆表示,「基本原則我們會從民眾立場,民眾一看到不曉得意思,我們就會先去做一個簡單的解釋。 」

專家:沒必要為流行語耗費大量金錢人力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祕書長段心儀則表示,「這種新興詞彙,它本身流動性非常強,然後存在時間非常短,它的意義何在,價值何在,他到底花了多少錢,我覺得國教院應該做一個說明。」

而國教院則強調,新興詞語彙編不會像辭典這樣嚴謹,是獨立收錄,能否看見成效,有待觀察。

台北/鄭伊珊、周煒傑 責任編輯/陳耿閔

更多台視新聞網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