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歲婦耳朵流膿2年不以為意 聽力下降就醫竟是染「這疾病」!

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耳朵有流膿、聽力下降的症狀切勿輕忽!一名49歲陳小姐右耳異常分泌物已2年,因近日分泌物多、搔癢感加重、聽力變弱而至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求診,檢查後診斷為右耳中耳炎,醫師建議她住院接受手術治療。

(示意圖/photoAC)

桃園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鄭爵儀表示,慢性中耳炎手術能夠治療感染流膿症狀、改善聽覺,還有修補耳膜以利游泳等運動。手術前會利用耳鏡觀察,配合聽力測驗的結果,決定手術進行的步驟及日期。病人若有其他疾病(如心臟、血壓)或對某種食物、藥物過敏,需事先告知醫師,以利評估。

鄭爵儀指出,手術方法為從耳後或耳前皮膚切開取軟組織,使用中耳內視鏡檢查中耳腔,將病變組織除去後,即處理聽骨缺損的問題,並修補耳膜。外耳道以軟膠填塞,傷口縫合,手術即完成,少數簡單的病例可施行局部麻醉外,多數需全身麻醉。

鄭爵儀提醒,手術後傷口疼痛、頭暈及喉嚨不適,屬於正常現象,若有任何不適需告知醫護人員處理,敷料加壓,若有大量分泌物流出也應立即告知護理人員更換敷料,不可自行拆除敷料。若手術前病情較嚴重,已影響內耳時,手術後可能會有「波波」流水聲,頭暈的時間會較長,最長要數日以上才會消失。

桃園醫院護理師謝易倩提醒,患者返家後有9點注意事項:

  1. 按預約時間回來門診拆線並清除軟膠。

  2. 返家後耳道口若有小量滲血,以小棉棒輕輕擦拭。

  3. 疼痛加劇或有化膿現象請,應儘快回診。

  4. 若同時有施行聽骨手術者,3 個月內應避免跳動或震動性的運動。

  5. 應常洗手避免與感冒者接觸以防感染。

  6. 手術後一個月內嚴禁擤鼻涕,打噴嚏時請張開嘴巴。

  7. 洗澡時請用棉球輕輕塞住外耳道。

  8. 何時可以游泳或搭飛機,則依恢復情形而定,一般在手術後 3 個月可執行,確定時間需於回診時詢問主治醫師。

  9. 手術後 3 個月左右需再施行聽力測驗作為手術評估結果。

  •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提供

延伸閱讀
貪吃嘴饞的人有救了!按壓1穴位「食慾秒降」醫證實:能幫助減重
5歲童耳朵感染一個月治不好 就醫發現竟是「電池卡食道」釀病!
扯!年前剪髮竟遭「剪掉耳朵一塊肉」 店家只願賠900元嗆:又不影響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