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爭議點 中韓FTA 台灣真的中槍了嗎?

中韓宣布完成FTA實質協議後,經濟部同日內一連丟出3份數據,推估最嚴重恐將造成台灣6500億元衝擊,此後許多官員紛紛表示應加速兩岸監督條例及服貿、貨貿的簽訂,引發正反許多討論,再度引發馬政府「恐嚇人民說」。經濟部與民團主要爭議何在?風傳媒在這裡簡單為大家做一個小整理。

汽車面板尚未降稅 七大受衝擊產業遭疑

北美智權報總編輯徐嶔煌在個人臉書上狠狠打臉經濟部。 他提到,經濟部預估面板、石化、鋼鐵、紡織、工具機、玻璃、汽車等七大產業將受最大衝擊;然而,中國為了保護本土面板廠發展,與韓國約定10年後才得以解除關稅,而汽車及汽車零組件也不對韓國開放,因此徐嶔煌認為,真正最快面臨衝擊的產業應該是石化、紡織、鋼鐵、玻璃,工具機。

無獨有偶,公民團體「經濟民主連合」也對七大產業受衝擊說提出質疑。經濟民主聯合發言人賴中強引用BBC報導指出,汽車已排除於降稅清單外,面板於10年內不降稅,短期內這兩項產業根本不會受到衝擊。此外,賴中強認為工具機被中國列為民族國防工業,中國對其降稅幅度應相對保留;鋼鐵、紡織及玻璃此3項產業以內需為主,相較於中韓FTA,貨貿完成後中國產品低價傾銷造成之衝擊可能更大。評估到最後,七大產業中真正受中韓FTA衝擊者只剩下石化業。

針對外界對於七大產業的指控,工業局副局長連錦璋回應,根據最新取得的韓聯社資料,中國雖沒有開放汽車,卻有開放汽車零組件,這是台灣與南韓主要的競爭項目之一;而面板雖然10年內不降稅,但經濟部仍擔憂台灣貨貿若一直延宕下去,屆時關稅差異可能促使台灣面板下游產業供應鏈赴大陸發展。而對於鋼鐵、紡織、玻璃被評為內需產業所受衝擊應較小之說,連錦璋則說,台灣有部分鋼鐵及紡織上游原料外銷大陸。

中韓FTA尚未簽署 經濟部遭控高估衝擊

除了受衝擊產業遭受質疑外,經濟部及媒體對於中韓FTA的大反應也被質疑是過度緊張。雖然中韓FTA已達成實質協議,但根據韓國律法,從英文版草簽條文、韓文版正式簽署條文的行政核定與公告過程,估計約需半年到一年半,才能完成中韓FTA的正式簽署,而從簽署到生效仍須經過國內批准程序,若農民或市民團體反對,生效日期可能還會推遲,例如網路上許多評論都提到美韓FTA從締結到生效總共花了5年時間。

此外,經濟部對於中韓FTA的影響評估也被批評為「不切實際」。「經濟民主連合」即認為,先前經濟部曾說,台灣輸往中國的工業產品已有69%貿易額零關稅,其中包括電腦、通訊設備、電子零組件、軟體、半導體等產品,由於關稅不可能比零還低,中韓FTA對這些產業根本沒有影響。而中韓FTA的自由化目標為85%,並且是在協議生效後的20年逐步達到零關稅目標,工業局提出「協議生效日,中韓雙方100%產品、降至零關稅」為假設的衝擊評估完全不切實際。

對於過度緊張及高估衝擊等指控,連錦漳表示,由於目前中韓FTA降稅細項並未公開,目前僅憑駐外單位收集韓國當地官方資料,儘管目前仍無法確定有多少項目會降為零,但已確定中國將對韓國開放90%項目,假設這些項目關稅完全降為0,將會對台灣產業造成重大衝擊。

連錦璋一再向媒體強調「經濟部沒有要恐嚇人民」,只是因為尚不確定中韓FTA的細項,所以一切只能以「最大衝擊」來提醒人民,即從台灣貨品關稅完全沒降,而韓國所有貨品關稅都降至0的前提來看。

儘管經濟部一再強調所有評估衝擊報告都是盡政府之責提醒人民而非恐嚇,但許多人因為中韓FTA爭議研究了韓國簽訂FTA流程,看到韓國簽訂程序之完整透明,及美韓FTA生效之小心,難免會怨嘆台灣簽訂流程之草率,如何面對民怨、聽取人民的心聲似乎仍是政府目前一大挑戰。

經濟部針對中韓FTA對台灣影響,特地整理了一個懶人包。(取自經濟部網站)

全文網址: 5大爭議點 中韓FTA 台灣真的中槍了嗎? http://www.stormmediagroup.com/opencms/news/detail/d41fecc9-6b38-11e4-9a37-ef2804cba5a1/?uuid=d41fecc9-6b38-11e4-9a37-ef2804cba5a1 Power By StormMediaGrou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