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外銷訂單488.9億美元表現優預期 估第2季終結連7季負成長

經濟部預估今年第2季外銷訂單將走出低谷,年增約1成,結束連7季負成長。廖瑞祥攝
經濟部預估今年第2季外銷訂單將走出低谷,年增約1成,結束連7季負成長。廖瑞祥攝


經濟部統計處今(20)日公布5月外銷訂單為488.9億美元,表現優於預期,年增7%,為連3紅。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接單優於預期的主因是以AI(人工智慧)為首的需求,帶動資訊通信產品接單創歷年同月新高。

從主要貨品來看,5月通訊通信產品接單140.6億美元,為歷年同期最高,年增11.4%,主因AI應用及雲端產業需求強勁,挹注伺服器訂單續增。

相關需求也帶動上游電子貨品接單成長,5月電子產品訂單168.9億美元,年增9.2%。

近期外銷訂單表現。截自經濟部
近期外銷訂單表現。截自經濟部

傳產貨品漲價及庫存回補效果顯現

傳統貨品方面,化學品及塑橡膠製品因下游客戶庫存回補,加上漲價效果,帶動訂單回溫。其中,塑橡膠製品接單年增8.5%,化學品年增更達17.1%。

黃于玲指出,這2項貨品主要受兩股力道帶動,一則是客戶庫存回補,另一則是原料價格上漲,化學品因石油價格上漲而接單成長,又帶動塑膠產品價格表現有所支撐。

累計今年1-5月的外銷訂單已達2,293億美元,接單金額為歷年同期第3高,年增2.2%。

預估6月訂單上看510億美元 連4紅

從動向指數來看,以接單金額計的動向指數為52.5,代表多數廠商認為6月外銷訂單金額將高於5月。經濟部則根據模型推估,6月訂單約在490億美元至510億美元之間,預計將呈現年月雙增,年增10.9%至15.4%。

由於去年6月外銷訂單出現24.9%的嚴重衰退;而今年以來,除了2月因春節效應之外,幾乎每個月的實際接單表現都優於預期,是否意味經濟部預估太過保守。

黃于玲則解釋,今年以來訂單表現優預期是受生成式AI帶動,這是過去所沒有的,較難掌握變動幅度。預測模式已隱含了AI需求擴增,但仍有很多不確定因素。

今年第1季為谷底 第2季轉正

由於6月預估已出爐,經濟部也同步公布今年第2季及上半年的接單預測;預估第2季訂單為1,450億美元至1,470億美元,年增9.5%至11.1%;預測上半年訂單將在2,783億美元至2,803億美元之間,年增3.6%至4.4%。

黃于玲指出,從預估來看,今年第1季接單將會是全年低谷,第2季接單將結束連續7季的負成長,終於轉正,全年訂單有望步步走高。

統計指出,今年第1季外銷訂單1,333.2億美元,年減2.1%,連續第7季負成長。只有電子產品、光學器材「唯二」正成長,呈現泛電子業獨強,但傳產全面黯淡,最終仍是獨木難撐大廈,整體訂單表現失色。

更多太報報導
經濟部宣布 郭智輝明起率團出訪美國參加Select USA高峰會
氣候委員會內討論四接、核電 郭智輝:先收攏更多意見
老AI漲得動!廣達開盤飆上329元、創24年來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