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起實施快篩陽即確診!這4件事你不可不知

(示意圖/取自pixabay)

隨著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升溫,並考量到全台已經進入大規模流行階段,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今日宣布,為了保全公衛防疫及PCR採檢量能,以利感染後易產生嚴重併發症或死亡的高風險族群,儘速給予抗病毒藥物,降低病情惡化的風險,將重新修訂「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病例定義。

指揮中心指出,從5月26日開始,民眾使用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檢測結果陽性,不分年齡及族群,經醫事人員確認,或由醫事人員執行抗原快篩結果陽性者,即可研判為確定病例。

快篩陽後的處理步驟

自行快篩陽性後,民眾應將判讀陽性的檢測卡匣或檢測片,寫上檢測者的姓名及檢測日期,並將其與自己的健保卡放在一起拍照。

如果欲前往診所交由醫師判讀確認,記得要以夾鏈袋或塑膠袋將檢測卡匣密封包好,攜帶至診所。

勿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民眾若要前往社區篩檢站、醫療院所(含衛生所),請醫師現場評估確認快篩陽性結果,外出時務必要配戴上口罩,並且不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可以選擇自行開車、騎車、步行,或由家人、親友接送。

若選擇由家人或親友接送,雙方應全程佩戴好口罩。

居家照護原則

指揮中心指出,屬於居家照護對象者,以單獨房間含衛浴的一人一室為原則,若同為確診者則可多人一室並進行七天隔離。

隨時觀察自身症狀變化

確診個案於隔離期間應隨時觀察自身的症狀變化,如果出現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症狀,應立即通知自身所在地的政府衛生局或撥打119就醫,並以119救護車為原則,防疫計程車、同住親友接送或自行前往 (如步行、自行駕/騎車)等方式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