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童長痔瘡「摸起來像粉圓」醫師驚呼:創紀錄啦

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一名媽媽替5歲兒子洗澡時,意外摸到肛門爆出一顆「詭異肉球」嚇壞,到直腸外科就醫,經檢查確診為痔瘡,醫師大吃一驚,因為這是他收治過年紀最小的痔瘡患者。

<strong>弟弟肛門爆出肉球,經醫師檢查確診是痔瘡。(圖/</strong><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hemodrwekinc?__cft__[0]=AZVTpn39KNkEZIZ_1Kvz1otHMJ9CjR2PKFv-VUgqy7sfW6qhTXrHPWnTirROD0qOoW2gS1IVtlm8P-gQGm2ntGbbeKWZGP_MvdRp5Hx7enAwdnMCQEL3MgYVS9V0WYWQbRnnUb9Z-uDzeeTXqe0WeAsg&__tn__=-UC*F" rel="nofollow noopener" target="_blank" data-ylk="slk:痔瘡專家 陳威智醫師-微創痔瘡手術;elm:context_link;itc:0;sec:content-canvas" class="link "><strong>痔瘡專家 陳威智醫師-微創痔瘡手術</strong></a><strong>)</strong>

「在小小的屁股裡面挖呀挖呀挖,挖怪怪的痔瘡,像一顆膠囊。」禾馨醫療直腸外科專任主治醫師陳威智在臉書粉專中表示,該名痔瘡患者才5歲,弟弟的肛門口爆出一顆如藥丸般的痔瘡,上廁所不會痛也沒流血,看診時老神在在,因此決定先擦藥治療再觀察。

根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陳威智受訪表示,小朋友的痔瘡真的很罕見,過去收治年紀最小的痔瘡患者為14歲。陳威智替5歲弟弟內診時發現痔瘡外觀就像一顆小藥丸,還帶有彈性摸起來像粉圓,推測致病原因應該是頻繁拉肚子,磨破血管後,在黏膜裡面流血所致。針對弟弟痔瘡的治療方式,採用先擦一般痔瘡藥膏讓血管收縮達到痔瘡消除的作用,若持續腫脹超過1、2個月可能得考慮開刀清除。

陳威智說明,痔瘡原本是肛門中由血管、結締組織和平滑肌纖維構成的生理組織,幫助肛門肌肉更好的收縮和封閉,以防液體、氣體和固體外漏。後因久坐、不良的排便習慣而有不當的擠壓磨擦和壓力,導致組織滑出體外(脫垂)有腫脹出血,形成臨床上所說的痔瘡。

<strong>在台灣長痔瘡者有39萬人,逐漸有年輕化趨勢。(示意圖/資料庫)</strong>
在台灣長痔瘡者有39萬人,逐漸有年輕化趨勢。(示意圖/資料庫)

另外,一般內痔分4級,第1級為排便出現少量出血,有一點搔癢感和分泌物;第2級是排便時會跑出肛門外,便完再縮回去;第3級痔瘡幾乎掉在肛門外,但用手指可以推回去;最嚴重第4級,痔瘡完全掉在肛門外,且無法用手推回。

根據健保署108年統計,在台灣長痔瘡者有39萬人,隨著國人喜歡邊上廁所邊滑手機,在馬桶上久坐,使得痔瘡有年輕化趨勢。一般痔瘡不嚴重時,可以從改變生活習慣,規律運動及排便、多吃蔬果纖維等調整,若沒有改善,再擦藥膏和吃口服藥物,最後一步才是手術。

延伸閱讀
一天可吃幾顆蛋!醫破迷思:還顧心血管 1類人要適量
黴漿菌加上流感!美專家憂大陸嚴峻病毒感染潮
胰臟癌奪命快又猛!醫曝缺乏有效篩檢方式 7大「異常症狀」別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