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萬社宅蓋不完 議員諷90年才達標

台北市老舊建物多,近年來時常發生有外牆剝落情況,議員16日向市府提案應提高外牆修繕補助費用,促進民眾修繕意願。北市建管處表示,已研擬修正補助要點,從現行10萬元提高至20萬元。(本報資料照片)
台北市老舊建物多,近年來時常發生有外牆剝落情況,議員16日向市府提案應提高外牆修繕補助費用,促進民眾修繕意願。北市建管處表示,已研擬修正補助要點,從現行10萬元提高至20萬元。(本報資料照片)

台北市長蔣萬安競選時喊出任內社會住宅要達5萬戶,不過,蔣上任至今近1年半,扣除前市長柯文哲任內興建的社宅,僅增加300戶,議員16日質疑若照這樣的速率,恐怕要90年才有辦法達標。北市都發局坦言,社宅興建速度因土地取得困難而趨緩。

都發局昨赴議會工務委員會專案報告,社民黨議員苗博雅指出,依照都發局報告資料,包含已完工、施工中及待開工、招標中和待上網、規畫中、都更分回的社宅共2萬2796戶,離蔣萬安提出5萬戶目標可能遙不可及。

苗博雅表示,柯文哲卸任之後交給蔣萬安共2萬2496戶社宅,也就是蔣萬安上任至今16個月,社宅戶數僅增300戶,依此興建速度恐怕90年後才能達到目標。

苗強調,柯任內社宅政策曾跳票2次,包括8年達5萬戶、施工中社宅在1年內達1萬戶,皆未達成,而蔣萬安提出5萬戶目標,上任後速度卻變慢。

都發局長王玉芬坦言,細究原因在於能規畫興建社宅的土地有限,目前有思考要結合社宅和都市更新等獎勵,如都更案若包括社宅可獲2倍容積獎勵,但至今都沒有業者申請。

她說,都發局持續透過各種方式增加社宅數量,但有許多困難,以今年初案例為例,原本規畫在某處蓋社宅,且議會已經同意,不過卻因為當地民眾不想要住家附近有社宅,最後計畫只能作罷,這是很大困境。

此外,台北市老舊建物多,近年常出現外牆剝落、下磁磚雨,北市建管處補助修繕依資格每案上限10萬元,但近5年補助核可率逐年下降,今年第1季更只剩41%,創歷年最低。花蓮大地震後,建物外牆剝落加劇,議員李明賢、柳采葳昨提案應提高外牆修繕補助,促進民眾修繕意願。

民進黨議員許淑華說,市府補助可能出現樓層及剝落面積大小不同,但補助費用卻相同,建議建管處依不同程度調整補助費。

建管處長虞積學回應,外牆剝落通報件數確實有增加,過去僅限補助面臨計畫道路牆面,現已修正補助要點,對基地內部如私設道路或開放空間等牆面都納入補助範圍,補助費也從10萬元提高至20萬元,正在報府級簽核,至於議員建議調整金額,將視實際情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