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吃胃藥導致腸胃道感染風險增5倍

研究:吃胃藥導致腸胃道感染風險增5倍

食藥署統計,台灣一年吃22億顆胃藥,相當於疊成6千座101,據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因胃食道逆流和胃潰瘍人口增多,含氫離子幫浦制酸劑PPI的胃藥,是普遍使用的治療用藥,不過,使用這種制酸劑的患者,腸胃道感染風險是一般人的5倍。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醫師郭書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醫師陳永泰、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等人共同研究胃藥與沙門氏桿菌的關係。 研究團隊分析2000年到2010年健保資料庫中,因腸胃道感染沙門氏桿菌而住院患者,調查1萬4736名住院病人及5萬8944的一般病人,分析是否有吃胃藥或其它如抗生素、類固醇等。 研究團隊發現,1年內使用口服氫離子幫浦制酸劑,會讓腸胃道感染風險增加,正在使用者的風險是5.39倍,且停藥1周,風險降為4倍左右,1個月後,風險才會消失。另一類制酸劑「組織胺阻斷劑」風險也會增加1.84倍。 郭書辰說明研究結果,若一般人感染率為1,患者1年內有吃強效制酸劑(口服氫離子幫浦制酸劑),患沙門氏桿菌的腸胃型感染風險增加2倍。若是持續還在服用藥物者,風險會由2倍跳到5倍。 研究也發現,台灣普遍使用的抗生素,造成腸胃道感染的風險達5.21倍,類固醇3.18倍,非類固醇的止痛藥,如阿斯匹林,為2.37倍。 郭書辰表示,人體很多防衛機制可抵抗細菌、防止腸胃道感染,像胃酸可以殺死外來細菌,因此若胃酸分泌減少、免疫力下降,容易引發腸胃道感染。 常見的腸胃道感染如沙門氏桿菌感染,症狀是噁心、嘔吐、腹瀉、發燒等類似腸胃炎症狀。身體較虛弱、免疫力差的人,如老人等,病毒可以透過血液帶到全身骨頭、心臟、腦部,引起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 郭書辰表示,服用這些制酸劑的胃藥,需要注意飲食衛生,因腸胃道感染大多來自未煮熟的食物,如雞蛋、肉、生菜、不乾淨的水等,注意食物的熟度和清潔,避免因胃酸減少導致腸胃道感染。 郭書辰舉例,民眾解凍肉品時,經常會放在室溫下解凍,但只要經過5小時,一隻細菌可能變成1萬隻,建議民眾應放冷藏庫解凍或微波爐快速解凍。另外,民眾為求方便,直接用微波爐加熱,醫師提醒,常見狀況是食物外面很熱,中間是冷的,吃下肚也可能引發腸胃道感染,切記要均勻加熱後再食用。 郭書辰說,目前胃食道逆流與胃潰瘍患者都多,常一有胃痛就先吃成藥,這次研究主要是以醫師開立處方的胃藥為主,成藥沒有列入調查,不過,成藥也有相關藥理,如碳酸鎂、碳酸鈣的胃乳片,腸胃道感染風險也可能是一般未服用者2倍。 另外,許多人飼養爬蟲類為寵物,郭書辰說,沙門氏桿菌亦可來自爬蟲類,建議避免接觸爬蟲類,若接觸後,請確實使用肥皂洗手,如有嘔吐、腹瀉或發燒等症狀,應避免接觸食物,盡速就醫。 對於此研究結果,基隆長庚醫院副院長簡榮南在媒體報導表示,胃酸通常到了十二指腸就會被綜合掉,腸道中多是處於偏鹼的環境,是否如研究結果,會提高沙門氏桿菌腸道感染風險,還要看研究的詳細內容。 簡榮南也表示,胃藥、制酸劑本來就不應亂吃,年輕女性常因壓力大出現胃痙攣,這時吃胃藥不但沒用,反而還會引起消化不良,建議有任何問題應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