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N年100國 單車環球騎士陳峻永挺進第80國阿聯

(中央社記者施婉清開羅21日專電)竹科工程師陳峻永2015年果斷離職,踏上「5+N年100國10萬公里」的單車環球之路。旅程因疫情中斷3年,去年10月他重返騎程,一路從非洲尚比亞前往中東,昨天抵達阿聯杜拜,達成第80國的里程碑。

擁有物理碩士學位的陳峻永結合「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的雙重精神,在讀完日本單車狂人石田裕輔「不去會死」一書後有所啟發,開始規劃起自己的「5+N年100國10萬公里」單車環遊世界夢想之路。

經過3年準備,陳峻永2015年5月離開打卡上下班領薪族生活,獨自一人向天涯另一角展開單車旅程。

暱稱「永哥」的他3年不鳴不飛,一飛即沖天。陳峻永選擇遠在地球最北端—美國阿拉斯加作為起始點。途經加拿大、美國、中南美洲後,再飛到南歐,以逆時針路線遍騎歐洲各國,接著再從埃及沿東非進入非洲各國。

騎行沿途都有為數不少的民眾,對這名來自台灣,車上掛有中華民國國旗的奇(騎)人,投以好奇及關注眼光,並吸引國內外媒體爭相報導。

這時,時間來到2020年。除了亞洲外,陳峻永已在美歐非三洲地平線上騎了快5年,飽覽75國的人文與風光,但因為全球爆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不得不打包飛回台灣,且一等又3年。

陳峻永告訴中央社記者,原本規劃好的5年100國,因為旅途中出現不少意外狀況和問題而影響行腳速度,像是單車曾在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地遭竊,花費一番工夫搜尋,且得到當地熱心民眾協助後才找回。

其間,台灣知名自行車品牌美利達獲悉後,也曾即刻空運贊助一輛自行車到當地供他繼續騎乘。

另外,2019年在土耳其,原本想接著去高加索地區的喬治亞、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但苦心安排的計畫卻趕不上未算準的變化,前兩地都因持台灣護照而遭拒發簽證;亞美尼亞則是因為和土耳其關係惡劣,不給從土耳其入境。

好不容易等到疫情結束,去年10月,陳峻永重新整裝回到非洲尚比亞繼續未竟旅程,途經辛巴威、莫三比克、史瓦帝尼後,搭機二訪土耳其,再騎經伊朗乘船入境阿聯杜拜,正式踏入環球第80國。

陳峻永昨天在杜拜拜會了駐杜拜台北商務辦事處處長張治平,張治平和陽明海運公司駐中東地區總代表姜家澤,特別挑選當地一家中式餐廳設宴款待陳峻永,並與陳峻永交流單車環球的旅程心得。

陳峻永表示,此次旅途如同以往,得到很多路人溫暖的關切和愛心食物。只是到了杜拜後,著實領教到沙漠地區的酷熱氣候,尤其是兩個月前,才在土耳其經歷冰寒下雪天。他認為,克服不同環境的各種嚴峻氣候條件,也是身為單車環球騎士的天職之一。

陳峻永也分享,在土耳其和伊朗時,都深切感受到兩國人民純樸而踏實的個性。在當地常常在馬路上被汽車按喇叭,不過那並非催促,而是路過民眾在對他親切地打招呼。

當中央社記者問及,此次中東之旅是否有受到「以哈戰爭」的影響,陳峻永說,4月中旬伊朗對以色列發射300架無人機和飛彈時,他恰巧就在伊朗。他的伊朗朋友提醒他千萬不可以告訴伊朗人他到過以色列。結果有其他伊朗人好奇「Jacky Chen」(陳峻永的英文名字)是哪號人物而上網查詢他的經歷時,查出來的資料卻剛好都是他在以色列接受外媒採訪的新聞。幸好,那名伊朗人並非政治狂熱分子,未對此有過度反應。

張治平則對陳峻永堅持近10年完成夢想的毅力與耐力表示佩服,陳峻永露出微笑說:「前方還有人在等我去認識他們。」

陳峻永指出,這10年旅程最大的收穫就是「正向心態」。由於沿路接受很多陌生人的熱情相助,讓他感受到正面力量,並對各種困境慢慢培養出隨遇而安的「慢心境」,也開始學會正面面對各種挑戰,發現事情都能迎刃而解。

身穿背面印有「GO OR DIE『永』遠不回頭之不去會死」標語車裝的「永哥」,預計24日從杜拜搭船返回伊朗,掛回已累積有100公斤重行囊的拖車後,飛到巴基斯坦或阿富汗,再接往亞洲各國的行程,一路騎回終點站台灣家鄉,完成他環球計畫的最後一塊拼圖。(編輯:田瑞華)113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