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最怕!「罹癌率高於流感」8種人最容易被盯上


【今周刊 文‧趙敏】

多數患者無症狀,及早篩檢最重要:50歲後,得大腸癌機率比流感還高!

 

 


大腸直腸癌宛如無聲的殺手,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沒有症狀」。不過,透過定期篩檢,早期癌的治癒率和5年存活率可達90%,是醫師眼中適合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並可預防的癌症。

 

 


結腸及直腸惡性腫瘤統稱為大腸直腸癌,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8年的資料,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而癌症死亡率中,大腸直腸癌位居第3名。

 

 

 

高齡、遺傳、肥胖,皆為高危險族群

 

 


哪些人是容易被大腸癌盯上的高危險族群,需要特別的當心:

 

 


1 年齡高於50歲:「大腸癌很明顯的跟年齡有關,粗略來講,50歲以後,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會急速上升。」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內科部主治醫師邱瀚模解釋,基因在複製時難免會有一些錯誤,正常的人體修補速度很快,但隨著年齡增加,除了出錯的頻率增加,修補的能力也會變差,造成癌症發生。

 

 


2 男性比女性多:男性罹患大腸癌的人較多,男女比例大約1.5:1或1.6:1。

 

 


3 有家族病史:如果有大腸癌家族病史,尤其是一等親,就要提高警覺。此外,年輕人罹患大腸癌也應特別留意,因為愈年輕得到的大腸癌,跟遺傳愈有關係。

 

 


不過,也不能因為沒有家族病史就掉以輕心。「有一個迷思是家裡沒有人得癌症,自己就不會得癌症,這其實是錯的,你跟上一代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都已大不相同。」邱瀚模說,整體大腸癌的病人有家族史的只占20%,沒有很多,大部分得到大腸癌的人,其實都是家中第一個大腸癌患者。

 

 


4 息肉:大腸癌跟其他癌症不太一樣,乳癌、肝癌都沒有癌前病變,大腸癌則有,比較直接相關的是腺瘤性息肉,切除後,可降低日後癌症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邱瀚模說,並不是所有的息肉都會變成癌症,即使是腺瘤性息肉,也不見得每一顆都會變成大腸癌。以目前的技術,尚無法區分哪一顆息肉會癌變,所以如果判定是腺瘤性息肉,還是建議切除;至於增生性的息肉,跟大腸癌比較無關。

 

 

 


5 嗜吃過度烹調的食物和紅肉:大腸直腸癌與生活西化有關,包含飲食習慣改變。二次大戰之前,經濟情況沒那麼好,人沒有吃那麼多肉,現今則是攝取過多紅肉;吃太少高纖食物、常吃燒烤、油炸或過度烹調的食物,也是危險因子。

 

 


6 身體活動量少:現代人多以車代步,活動量和運動量太少,有極高的機會成為大腸癌候選人。根據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指出,21∼25%的大腸癌可以透過運動或控制體重來預防。

 

 


7 吸菸、飲酒:經常吸菸、飲酒,幾乎跟所有癌症都有關。

 

 


8 三高與慢性病:「大腸癌可以算是廣義的生活習慣病。」邱瀚模說,心血管疾病多的國家,大腸癌也多,因兩者有非常多的共通點,包含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還有肥胖、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

 

 


50歲後少做一件事,每15個人中會有1個人得大腸癌,比得到流感的機會還高!下一頁看能怎麼揪出早期大腸癌吧

 


 

4種篩檢,揪出早期大腸癌

 

 


大腸癌症狀不易發現固然令人頭疼,不過好消息是,台灣政府從2004年開始推廣大腸癌篩檢,近年大腸癌的新個案及死亡率有逐漸下降趨勢,顯見篩檢是跟不好的生活習慣拔河的方式,即使生活習慣再怎麼不好,有篩檢仍有機會揪出大腸癌。

 

 


「如果不做大腸癌篩檢,終身罹患率是7%,意思是50歲以後完全不做大腸癌篩檢,每15個人中會有1個人得到大腸癌,比得到流感的機會還高!」邱瀚模強調,年齡到了就應該去篩檢;一等親如父母有罹患大腸癌的高危險族群,兒女可以提早在40歲先篩檢。

 

 

 


1 糞便潛血檢查:目前國健署提供50歲以上、未滿75歲的民眾,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糞便潛血篩出的大腸癌,60%是0期或第一期,幾乎都能根治,是我們看到很開心的數字,」邱瀚模說,全世界現在都是建議先用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驗出陽性再做大腸鏡檢查。

 

 


2 大腸鏡檢查:陳鴻華列舉大腸鏡檢查的眾多優點,除了可以做到整個大腸的檢查,看到息肉也能直接切除、做切片,甚至能切除早期的腫瘤或較大顆的良性腫瘤。

 

 


大腸鏡雖然好,但不必年年都做,如果檢查結果正常,可以隔5年再做。邱瀚模說,假如有超過1 公分的大顆息肉,或是不到1公分但有3顆以上的息肉,醫師會將這些人列為高危險族群,建議3年後就要追蹤。至於一等親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可直接做大腸鏡檢查,不一定要先做糞便潛血檢查再做大腸鏡。

 

 

 


3 X光鋇劑攝影:能夠做到整個大腸檢查的只有大腸鏡和X光鋇劑攝影。陳鴻華說,有些人不適合做大腸鏡,例如腹部開過多次刀,勉強做有破裂的風險,或是年紀太大、體力虛弱、較神經質的病人也不適合,可能會建議做X光鋇劑攝影。

 

 


但X光鋇劑攝影的準確率沒有大腸鏡高,太小的腫瘤或息肉有時也看不到,當醫師懷疑某個地方有問題,仍必須用大腸鏡確認。

 

 


4 乙狀結腸鏡:乙狀結腸鏡的檢查範圍侷限於遠端大腸和直腸,不夠全面,因此現在比較少做。

 

 


本文摘自《今周刊 生活i健康:你要知道的保健腸識》/今周刊

 

 


原文引自:50歲後,得大腸癌機率比流感還高!8種人最容易被腸癌盯上

延伸閱讀:


>>立即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週週抽​【健康好禮一份​!】

更多健康相關新聞
3月內近視暴增200度 女雙眼發炎罹假性近視
從小熱愛甜食「沒糖不行」 13歲國中生罹患糖尿病
火龍果養顏美容助排便 吃火龍果的四大好處
女性好發癌症之首 研究點名這食物降33%罹患率
小孩尿床很正常? 有這4種症狀快就醫

今日最夯新聞流量前3名
貨到港口 才知客戶欠494億破產
鬆口!稱大陸隱匿是「地大誤國」
說溜嘴?發票千萬得主身分疑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