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男「1習慣」惹大腸癌上身!很多人超常犯 醫:這食物會致癌

一名50歲男性,自從退伍後就從事業務工作,除了三餐不定時外,上廁所也覺麻煩,沒想到長期下來竟導致無法排便,甚至連灌腸都無效,經醫師檢查後,已罹患大腸癌第三期。

 

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分享,他曾遇過一名50歲中年男性,從20歲退伍後,因在外跑業務繁忙,飲食不正常,甚至覺得上廁所也很麻煩,讓他從20歲開始就養成「忍便」的習慣。

看更多:60歲婦長期便祕排便不順 以為大腸癌?醫檢查不是腸道出問題 竟是缺1維生素

 

結果該名男子到30、40歲時,因為長期忍便的習慣,導致自律神經失調,在馬桶上坐了1小時也無法順利排便,於是開始靠吃瀉藥解決,但劑量越吃越重,後來也灌腸、做大腸水療等各種方式來幫助排便。

 

最後男子竟連灌腸也沒有用,且有腹脹情況,因此尋求就醫診斷,結果接受大腸鏡檢查後,確診為大腸癌第三期。陳榮堅提醒,遇到在外面不方便上廁所的時候,偶爾忍便可以,但千萬不要變成常態性的忍便,這是有科學證據會誘發癌症的。

 

忍便增加罹患大腸癌機率

陳榮堅指出,國外就有研究顯示,長期忍便會增加罹患大腸癌機率,而癌症是由自己的細胞長出來的,大腸癌就是從大腸的黏膜長出來的,而忍便這習慣,會讓大腸的環境處於發酵不健康的環境,很容易讓新長出來的黏膜發生病變。

 

如何預防大腸癌?

陳榮堅透露,自己曾遇過一位70歲罹患大腸癌的伯伯,詢問過後才得知,伯伯從小到大的飲食習慣,竟然是餐餐要有肥肉!像這樣的飲食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尤其高脂肪、高糖分的飲食,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機率。

看更多:八點檔男神不吃炸物還健身,便便有血驚傳大腸癌!醫師揭祕大腸癌致命關鍵

 

吃進過多的脂肪,會使無法被代謝的脂肪跑進腸道,產生許多自由基,這些無法被代謝的脂肪,產生的自由基相對是不好的,也因此容易導致癌變。另外,也有研究顯示,攝取過高的糖分,內臟細胞會老化的比較快,也容易引發癌變。

 

如何早期發現大腸癌?

1.無論男女,建議50歲以上,每1至2年,可做一次大腸鏡檢查;若檢查結果為完全沒有問題、及無家族、菸酒史的族群,或可拉長至5年做一次。但隨時有排便異常等相關症狀,則需縮短檢查間隔時間。

 

2.發現有大便出血的症狀,有許多人會誤以為血便是痔瘡,切勿因為小症狀,而忽略了隱藏在背後的大惡魔,建議一個月內出現2、3次以上血便,盡快就醫,尋求大腸鏡檢查。

 

3.排便習慣改變,變多變少都需要注意。大便突然間變得很細的時候,也是大腸病變的明顯警訊。

看更多:5部位長斑小心大腸癌!嘴唇、手指有斑塊要警覺 快做1件事保命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陳榮堅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75歲余天驚傳肝臟7公分腫瘤!最新病況曝!醫:若有腹脹、腹痛、發燒要快治療
陳亞蘭半夜被心臟「跳醒」!大S、林依晨、何妤玟都有這病 心臟瓣膜要選哪一種?
58歲硬漢吃威而鋼也沒用!1招逆轉性能力 低能量震波助血管新生治陽痿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