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以上診斷時已是晚期...高齡長者罹「肺癌」該積極治療嗎?北榮胸腔醫這樣建議

台北榮總胸腔腫瘤科主任羅永鴻接受《信傳媒》專訪時,針對長者如何防治肺癌提出建議。(攝影/陳稚華)

台灣老年人口加劇,根據內政部資料統計,全台65歲以上人口已達415.8萬人,佔總人口的17.8%。隨著人口老化速度加劇,肺癌和其他肺部疾病在高齡族群中發病率也日益增加。

「肺癌裡面以長者佔多數,尤其60-80歲的族群最多。除了空氣汙染,年紀變大造成細胞基因突變的量增加,產生癌細胞的機率也增加。」台北榮總胸腔腫瘤科主任羅永鴻接受《信傳媒》專訪時指出。

肺癌已連續16年蟬聯我國癌症死因之首,取代肝癌成為台灣新國病。根據衛福部111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十大癌症死因以性別觀察,男、女性之第一大癌症死因均為肺癌,111年45歲以上人口主要癌症順位中,65-74歲、75-84歲族群排名第一順位皆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顯示肺部疾病對國人的健康造成相當大的威脅。

羅永鴻也強調,不論在台灣還是全球,肺癌一直都是所有癌症裡面死亡率第一名的癌症,且依據過去資料顯示,50%以上的肺癌在診斷時已是晚期,「如果是晚期,預後就相當不好、存活時間也相當短。」

究竟長者該如何防治肺癌?如何在邁入中老年之前就提早預防?若是高齡長者罹患晚期肺癌,該積極治療嗎?

不吸菸卻罹肺癌?醫:「家族史」是目前所知最重要的危險因子

「我們要在他早期肺癌轉移出去變成晚期之前盡早發現、早期治療,才能大大改善存活期間。」羅永鴻強調。

他指出,根據衛福部統計,近年來肺癌標準化發生率呈現上下震盪,但就長期趨勢看來發生率曲線並未下降,反而緩緩上升,肺癌防治的成效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死亡率的部分,隨著現在藥物跟防治觀念越來越進步,肺癌整體死亡率在近年有緩緩下降的現象,但跟其他癌症比起來還是居高不下,且如果是晚期肺癌,顯然沒有一個長期有效的治療方式,造成晚期肺癌的死亡率高。」

肺癌的種類包括小細胞與非小細胞肺癌,而肺癌高風險族群,除了重度吸菸者之外,羅永鴻表示,有肺癌家族史的民眾,也是不容忽視的高危險族群之一。

「衛福部過去發起一個『以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篩檢台灣不吸菸肺癌 高危險族群之研究(TALENT)』,台灣在禁菸推廣下,現在肺癌主要發生在不吸菸的族群中,其中5成以上在診斷時已經是第4期疾病。」北榮參與衛福部TALENT研究顯示,12,011位參與者中,有318人(2.6%)被診斷出肺癌,61人(0.5%)罹患第0期肺腺癌,246人(77.4%)罹患第1期肺癌,「其中發現50-74歲具肺癌家族史者(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罹患肺癌)之肺癌檢出率,較其他不吸菸肺癌高危險族群高。」

羅永鴻指出,研究結果顯示肺癌的發生率與家族病史息息相關,「一等親中有肺癌家族史會顯著增加患肺癌的風險,而一等親當中有越多人罹患肺癌,本人罹患肺癌的風險就越高,但不同研究倍率會有所不同;若是二等親、三等親,罹患肺癌的機會也比較高。」

過去統計,若2等親中有2位患病,20人中大約就有1人後來確診為肺癌或肺腺癌,「以台北榮總來說大概有2%的民眾,後來確診為肺癌(大部分是肺腺癌),當中95%有家族史、5%是重度吸菸者。」羅永鴻表示,因此對於不吸菸卻罹患肺癌的族群,肺癌家族史是目前所知最重要的危險因子。 

台灣在禁菸推廣下,現在肺癌主要發生在不吸菸的族群中,其中5成以上在診斷時已經是第4期疾病。(圖片來源/freepik)

北榮「低劑量電腦斷層」篩出87.2%早期肺癌

羅永鴻指出,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LDCT)是目前唯一具國際實證,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且能降低重度吸菸者20%的肺癌死亡率。

他進一步提到,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111年7月1日至112年6月30日間,全國公費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的受檢者中,肺癌偵測率為1.1%,其中早期(0及1期)個案占了85.1%。台北榮總肺癌偵測率為2%,早期(0及1期)個案占了87.2%,顯示LDCT確實有助於早期發現肺癌。

羅永鴻表示,北榮目前在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的篩檢結果發現,其中具肺癌家族史的患者為1.9%,重度吸菸者則為0.2%,顯示除吸菸外,肺癌家族史是重要的肺癌風險因子。「有肺癌家族史的患者97.2%為早期,晚期(3及4期)僅占2.8%。顯示有肺癌家族史的高風險民眾,應定期篩檢,早期接受治療,才能及時治療、提升存活率,對生活品質也有相當大的好處。」

根據全國資料,如果是肺癌1期患者,5年存活率可達9成左右甚至以上,若是第4期才診斷出來,5年存活率僅剩下10%,存活時間差異非常大。羅永鴻也提到,根據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民國100年時,發現肺癌患者0-1期佔了13.7%、第4期有6成以上,到了110年,0-1期佔了35.4%、4期減少到50.2%,「早期比例的增加也跟國人健康意識提升、積極防治、篩檢意識抬頭有關,從北榮肺癌篩檢111-113年成效發現,0-1期的比率佔87.2%、第4期僅2.6%,顯示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確實有助於早期發現肺癌。」

醫師指出,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有助於早期發現肺癌,篩出更高比例的早期肺癌。(圖片來源/freepik)

高齡長者罹患晚期肺癌,該積極治療嗎?

而當高齡長者罹患肺癌時,過去病人或家屬多數會認為,既然已是晚期無法開刀,可能採保守或不治療的作法,問到若高齡長者得到晚期肺癌該積極治療嗎?有何治療建議?

羅永鴻表示,現在高齡長者診斷肺癌,基本上如果可以還能走來走去、行動自如,就還是建議積極治療,「現在實際年齡不一定代表體力健康狀態,有可能70歲體力跟50歲一樣好;如果是高齡臥床的族群,就跟行動自如的族群治療方式又不同,還是要看體力。」

不過羅永鴻也提到,針對體力狀況不太好的高齡長者,也有安寧緩和醫療可以考慮,「一樣需要治療,還是要看醫師判斷,不同族群有不同的治療方針,不要太快就放棄治療,如果可以治療腫瘤就針對腫瘤治療、不能的話也可以針對症狀來治療,都還是要找胸腔腫瘤的專業醫師評估,醫師會提供合適的個人化治療方式提供建議。」

除了篩檢,「6方法」預防肺癌

羅永鴻指出,北榮有參與國健署免費肺癌篩檢計畫,補助對象為肺癌高風險群,有肺癌家族史(包括50-74歲男性、45-75歲女性,且父母、子女、兄弟姊妹曾罹患肺癌)或有重度吸菸史(包括50-74歲、吸菸史達每年30包、戒菸未達15年內),可以接受2年一次免費的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

針對高齡長者罹患晚期肺癌,羅永鴻強調不同族群有不同治療方針,不要太快就決定放棄治療。(攝影/陳稚華)

不過除了篩檢,長者還有哪些方式能預防肺癌?

羅永鴻強調,肺癌的防治在預防危險因子上相當重要,包括拒絕吸菸、避免二手菸三手菸及油煙,「如果會接觸到粉塵或化學藥劑等工作環境也盡量避免,空氣汙染的部分要時常注意國家PM2.5的資訊,當PM2.5濃度很高的時候,盡量減少出門,避免接觸空氣污染。另外還有避免輻射線、致癌物質的攝入,都是減少肺癌危險因子的作法,預防還是比治療肺癌效果要更好,若能早期篩檢、早期發現,才能達到一個很好的防治效果。」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農業部擁24個財團法人》農信保基金最肥、畜產會補助經費最多 10家轉投資事業曝光
交通部總資產超過10兆》旗下25國營事業、上市公司及單位 綠營各派系人馬曝光
經濟部總資產超過5兆》「高雄市副市長」是通關密碼 佔據國營事業及財團法人重要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