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億7000万年の小休止–赤穗進個展》 古典手法表現當代顛覆認知

記者劉昕翊/臺北報導

《56億7000万年の小休止–赤穗進個展》即日起至8月11日,在涅普頓畫廊陳展20餘件作品;赤穗進以古典雕刻技法融合木雕、古董雕塑碎片及金箔,表現異材質的當代現成物,例如,智慧型手錶、智慧型手機等,形成強烈對比的視覺衝突,從而顛覆大眾對於物理的認知、詮釋新的世界觀與秩序。

藝術家赤穗進2016年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雕刻研究所,多聚焦於木雕創作,此次與涅普頓畫廊攜手推出在臺灣的首次個展,將呈現其長期一貫透過木雕、古董雕塑碎片及金箔為主體,再以古典雕刻技法表現異材質的當代現成物,並以「56億7000万年の小休止」為名,盼達成以當代藝術為媒介,復甦、喚醒世人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認同;赤穗進表示,當代網路、科技和資訊的爆發式發展,而人類的生活方式及概念卻因科技便利,逐漸失去多樣性,因此他認為,全球化縱然使國際社會的交流愈趨緊密且豐富,卻也在無形中逐漸失去對本土及根源價值的保存、關注,尤其是傳統文化及藝術領域。

《56億7000万年の小休止–赤穗進個展》展出作品包含,《MADE IN ANYWHERE(SMART WATCH)》、《A pointing finger》、《Virtual reality》等,皆是赤穗進借用日本傳統佛教的符號、元素,並將其與當代世界的象徵性符碼,如汽水鋁罐、紙箱、智慧型手錶等相融,藉由古典雕刻技法共同呈現;赤穗進分享,他在創作中,時常思考當時間經過數百、數千或數萬年後,未來的人們在看這些作品時的會產生何種想法,因此這次展覽也是一場留給未來觀察的現下實驗,他運用最普遍、通俗的當代世界符碼,並在其中長出蓮花、掛在夜壺上等諷刺趣味,來觀察普世價值的變遷、異化,或許歷史也將被輕微改寫,世界不再是可預知的世界。

《56億7000万年の小休止–赤穗進個展》即日起至8月11日,在涅普頓畫廊陳展20餘件作品。(記者劉昕翊攝)

藝術家赤穗進以古典雕刻技法融合木雕、古董雕塑碎片及金箔,表現異材質的當代現成物,形成強烈對比的視覺衝突。(記者劉昕翊攝)

赤穗進分享,他在創作中,時常思考當時間經過數百、數千或數萬年後,未來的人們在看這些作品時的會產生何種想法。(記者劉昕翊攝)

《56億7000万年の小休止–赤穗進個展》展出作品包含《Virtual reality》。(記者劉昕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