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競賽爭霸 華為技冠全球

旺報【記者陳曼儂╱綜合報導】 一改「通訊時代」的美國霸權,大陸正搶攻制定世界標準賽事的「裁判長」地位,以5G為首,要作「萬物互聯」時代的王者,包括華為、中興等設備商,以及電信商等全面加入戰局,最近陸續宣布自家突破性進展,超前國際同業進度,可望讓5G時代提早達成,還有蓄勢待發的行動網路應用王者的阿里、騰訊,隨時可作試點的本土城市,加上「一帶一路」的廣大市場優先權,不少機構與專家都認為,5G會是「中國世紀」的機遇。 日前華為、愛立信、中興、大唐和諾基亞貝爾等5大巨頭參與由IMT-2020(5G)推進組織的中國5G研發試驗無線技術第二階段測試,居然只有華為全部完成;華為無線首席科學家童文表示,華為刷新很多行業的紀錄,其中下行速率是每秒32千兆,國際電信聯盟要求是10千兆,而規定時延是1毫秒,華為做到0.33毫秒,領先全球。 速度更快 可連結萬物 美國法律服務和技術諮詢公司LexInnova Technologies先前報告提到,目前中國擁有「5G關鍵」知識產權約10%,華為擁有的知識產權數量最多,其次是中興。 誰能先掌握5G的話語權,就能改變世界的樣貌,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目前全球廠商與政府正在極力追逐的寶座,因為5G雖然稱為「第五代移動通訊系統」,但不只是「人與人」通訊速度更快,而是連結萬物,所有設備都可以進行「交流」。 所以5G可作遠程醫療、車聯網、智慧家居、無人機等,相關產品衍生雲端運用、大數據,以及人工智慧與智慧製造等,都是國際級的商機,而最重要的是,5G標準未定,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誰能最快出頭、成為標準,就等於自家研發的專利權成了「王道」,全球的產品都要付給你「使用費」。 最快出頭 坐收專利費 這就是為何大陸積極搶攻話語權的原因,身為全球最大的手機製造生產地,卻要付大筆專利費給高通,為了擺脫「受制於人」的苦楚,所以官方積極培植、開發自有系統,但在4G時代,儘管大陸做出被稱作「兩大全球性標準」之一的TD-LTE,但持有4G知識產權最多的還是高通、三星、英特爾、愛立信和諾基亞等外國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