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殺手級產品遲到 仁寶曝「應用場域」兩大關鍵 【Gia專欄】

經濟部技術處長邱求慧體驗5G計畫應用成果案例。劉家瑜攝
經濟部技術處長邱求慧體驗5G計畫應用成果案例。劉家瑜攝

文/劉家瑜

政院迅速拍板「台版晶片法案」,不只半導體產業,包括5G、低軌衛星等下世代產業也適用,然而,5G至今仍雷聲大雨點小,開台兩年普及率還不到25%,比起4G開台短短二年內普及率衝到62.29%,進度遠遠落後。積極投入5G AIOT應用的仁寶坦言,現在5G多較偏向B2B的應用,這也是為什麼5G現在看起來比較偏向是在工廠,或是快遞業務的應用,對於消費端的「殺手級應用」還要一段時間。

仁寶指出,5G主要優勢為高傳輸速率、減少延遲並節省能源,網速比4G快近十倍,延遲比4G少10倍,但目前5G相關「殺手級應用」還是比較薄弱,一般消費者看影片用4G就十分順暢,需要用到5G的情況仍很少。科技巨頭Meta認為,元宇宙最大瓶頸是「臨場感(presence)」,亦即不論協作工具與視訊通話再怎麼進步,人跟人之間的互動還是不夠真實。

「現在大家再談元宇宙,重點是它的逼真度,如果你一看就知道是在假的世界,雖然做得很漂亮,但不夠逼真,就會影響體驗,所以各家廠商試圖透過新設備與新使用介面,提升人與人互動的資訊量,利用邊緣運算,讓電腦去繪圖,才能夠儘可能地逼真。」然而,這樣逼真的畫面要傳輸出去,需要夠大的頻寬,因為它是即時串流(live streaming),這一定要用到5G,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提到元宇宙,都會提到5G的原因。

劉家瑜攝
劉家瑜攝

「廠商尋找5G應用場域,第一要頻寬大,第二個要長距離。」仁寶解釋,5G跟Wi-Fi不一樣,WiFi沒辦法傳輸太長的距離,大概只能幾公里之內,可是5G可以不斷地延伸,不受距離限制,在這兩種情況都滿足的應用,實際上其實沒有那麼多。譬如仁寶發表的混合實境(XR) Cube雲端平台可用在無人機競賽,參賽者能從無人機視角看到實體情境疊加虛擬影像,然後及時傳到眼睛上,以前玩遙控飛機只是單純地飛,然後穿越一些障礙物,現在可以加上吃金幣之類的事情,就會變得比較有趣。

但即便有趣,但如何將應用落地,怎麼樣去認定商機,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仁寶坦言,這也是為什麼已經做那麼多5G產品,應用仍沒辦法擴大,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廠商一直在找國家、大型企業或機構合作專案,因為這是目前能夠拿到錢的地方。5G開台兩年,仍感覺不到在生活的應用,因為這些東西都侷限在限定場域,譬如會展平台、遠端工廠協作、無人機等,真正殺手級應用還沒有到。

由於5G毫米波傳輸頻率高,難穿透固體,訊號隨距離快速下降需建置更多基地台,中繼站間的密集度相對高,代表業者所需投入的成本也較高。仁寶解釋,以台灣來講,業者多從n78頻段(3.3GHz到3.8GHz),或n79頻段(4.4GHz-5GHz)去做客戶的LTE,然後再架接到5G網路。但很多製造業者實際上仍感覺不到為什麼要用到5G,很多工廠內部人員常問說「為什麼要用5G,傳這些小Data資料,一般WiFi就夠用了。」

5G基礎建設尚未回本,現在又在談6G,企業是否還有意願繼續砸錢投資,仁寶直言,「如果這是一個趨勢,你沒有什麼不前進的理由。台灣希望在6G協定定義上佔到位置,這是一種佈局,有時候並非取決是否賺到錢,但能夠佈局多久,就看每家廠商的底氣有多深,或者說對這信念如何,以仁寶而言,公司以前就比較偏向通訊產業,所以這本來就是產品內容的一部分。」

然而,5G產品需要通過各國認證才能夠用,像台灣需要通過NCC認證,在美國、歐洲、日本都有相對應的認證。「認證其實也是一個錢坑,一個認證就是幾千萬,所以廠商現在都比較保守,最好是能夠跟對方談到生意,確定有生意再去做認證,而且不同設備就是不同認證,而且元件跟設備認證是分開的,如果只發證給元件,設備還是要另外再做一次認證,所以廠商不可能每個市場都攻,花一堆錢去做一堆認證,這樣不夠實際。」

追蹤民眾網Line官方帳號

更多新聞報導:

仁寶公布11月營收1232.91億元 推出XR Cube雲端平台瞄準元宇宙應用商機

耕興毛利率站穩50%以上 總座黃文亮靠「這招」節流【Gia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