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以下「奪命」排行榜 枉死?衛福部分析兒虐、睡姿猝死在攀升

6歲以下「奪命」排行榜 枉死?衛福部分析兒虐、睡姿猝死在攀升 233
6歲以下「奪命」排行榜 枉死?衛福部分析兒虐、睡姿猝死在攀升 23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幼兒「奪命」元凶,其實有些可以完全避免,國健署發布最新6歲以下兒童死亡原因回溯分析結果報告,發現111年至112年高度可預防性案件就占了整體的3成5,較109年至110年的2成1再增加,而這些高度可預防性事故傷害案件占最多的就是兒虐有關,另外睡姿猝死也在榜上。

國健署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3條第1項規定「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應進行6歲以下兒童死亡原因回溯分析,並定期公布分析結果。」,5月30日公布最新的分析報告。

國健署這一次是針對111年至112年,依選案機制選取344個案進行回溯分析,結果發現,高度可預防的案性就有122案,占比35%;中度則有56案,占比16%;低度有137案,占比40%。
而兒童高度可預防性死因,其中79案為事故傷害、43案為猝死相關,值得注意的是,事故傷害個案常中,最多、19案與兒虐相關。

國健署監測研究及健康教育組長林宜靜表示,報告同時發現,被歸類在兒童高度可預防性死因中的猝死相關個案,有8案是與睡姿猝死有關,分析顯示,多數都是照顧者讓小於6個月的幼兒採「趴、側睡姿入睡」;另外的35案則是環境相關的猝死,包括「窒息」、「呼吸道阻塞」或「遮蔽口鼻的物件」。

林宜靜說,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一直高居國內嬰兒十大死因之一,除了睡姿,睡眠環境也是關鍵,國健署一直宣導1歲以下的寶寶每次都應該「仰睡」,也不要跟大人同床,同時嬰兒床上不需要使用任何枕頭,也不要放置任何的鬆軟物件,如填充玩具、防撞護墊、小被被等,以免造成窒息風險。

至於兒虐部分,林宜靜表示,兒虐防治本來就是在衛福部的主責,目前中央、地方都建立有通報系統,未來也會加強要求地方政府針對保姆這一類照顧人員的訓練,加強預防。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夜班男「日灌1千cc這飲料」養生 人泛黃、尿變色!已猛爆性肝衰竭

台灣每42分鐘1人死於它 腦中風8大危險因子「中3個」就慘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