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萬犬貓未絕育 北市9年僅罰84件

台北市為鼓勵飼主替毛小孩絕育,提供絕育補助經費,公犬貓每隻補助800元、母犬貓補助1500元。(劉瑋晴攝)
台北市為鼓勵飼主替毛小孩絕育,提供絕育補助經費,公犬貓每隻補助800元、母犬貓補助1500元。(劉瑋晴攝)

《動物保護法》規定飼主應為寵物絕育,如未絕育或未申報免絕育,將處5萬以上、25萬以下罰鍰,台北市議員汪志冰20日指出,北市2015年至2023年登記犬貓逾16萬隻,有近6萬隻未絕育,但9年間北市動保處只開罰84件。動保處回應,許多飼主或動物醫院在對毛小孩絕育後未登錄,將會加強宣導,另法令目的不是以罰為主,屢勸不聽才會開罰。

為防範寵物棄養及過度繁殖、減少流浪動物,同時避免發情期寵物的躁動行為、降低生殖系統相關疾病,台北市提供飼主絕育補助,公犬貓每隻補助800元、母犬貓補助1500元。

汪志冰昨在議會財建委員會指出,市府雖然有補助絕育費用,每年還發送簡訊提醒飼主,9年來共發送近17萬則,同1飼主甚至發送4次,但僅4.4萬名飼主申請絕育補助,顯然效果不彰。

動保處長陳英豪說,絕育補助每年經費564萬6400元,約4分之1毛孩有機會得到補助,絕育登記需飼主主動更新,否則無從查起。

他說,目前也正在思考更簡單的登記方式,一般來說犬貓剛到飼養家庭還很小,通常2至3個月大還沒有絕育,需等長大後才能帶去絕育,不少飼主或醫院端在寵物絕育後沒有同步更新,會再向動物醫院、診所宣傳。

汪志冰指出,台北巿有高達36%犬貓未絕育,除了長期以來對於絕育政策多採勸導方式外,動保稽查員也僅有12位,查緝量能嚴重不足,她要求應提高絕育補助額數,並對飼主加強宣導,如果家中犬貓已絕育而未登記,應前往動物醫院補登錄。

陳英豪說,會與相關公會討論,將資訊更新,讓飼主主動做絕育登記,他強調動保處目的不是懲處,而是希望飼主能主動去做毛小孩絕育,所以通常會先以勸導為主,開罰84件都是屢勸不聽,目前稽查員是1行政區1人為主,台北市在處罰絕育已是全國最高,該做的都會持續努力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