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一殯拆除「景行廳」終告別...做綠地停車場後,建社宅、長照還商場?先卡位?房價已漲1成


台北市立第一殯儀館是全台罕見位在市區的殯儀館,也被視為是最大嫌惡設施,如今將走入歷史。週三(6/5)一殯舉辦拆除工程暨圓滿感恩灑淨法會,最大廳「景行廳」銜牌卸下,象徵自1964年完工的一殯,60年後正式走入歷史。

一殯預計拆除到11月,北市長蔣萬安受訪時表示,會先做為停車場及綠地使用,是否朝長照醫療專區、公私混合商辦、運動中心、社宅等4大用途方向規劃,蔣萬安說會積極蒐集各方意見、地方需求,再來做長遠整體評估。

蔣萬安說,二殯二期完工後,禮廳總數28廳,比一殯和二殯合計的21廳還要多,冰櫃總數1314,增加300多個櫃位,量能是足夠,過渡期等配套市府會持續關注追蹤。

一殯未來的規劃還沒確定,但根據住商機構觀察周邊交易發現,一殯周邊自2021年以來房價已大漲逾1成,不過交易量卻是急凍。

而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一殯周邊房市過去長期低迷,如今隨著嫌惡設施拆遷,房價已截然不同,在地民眾大多將資產緊抱,等待利多釋出後的房價起漲。

里長座談盼能建捷運共構商城、運動中心

台北市第一殯儀館始設於1964年,經過多年後周圍已高樓林立,成為台北鬧區之一,設在市中心的一殯漸漸影響周邊地區發展,因此常有遷移的聲浪,前市長柯文哲去年編列6000萬元拆除預算,原訂2023年開拆,但因第二殯儀館整建施工期延宕。

蔣萬安去年6月出席中山區里長座談,在地里長反映,這塊區域已被殯儀館占據50幾年,希望拆除後可以建三捷共軌的捷運站,成為轉運樞紐,另外地上層可興建商場、運動中心,希望該地成為帶動中山區發展的引擎。

朝4大用途方向規劃?蔣萬安:先蒐集意見再評估

蔣萬安週三受訪時表示,會先做為停車場及綠地使用,是否朝長照醫療專區、公私混合商辦、運動中心、社宅等4大用途方向規劃,蔣萬安說會積極蒐集各方意見、地方需求,再來做長遠整體評估。

一殯在拆除完畢將設置臨時停車場,由於一殯目前是「殯儀館用地」,台北市都發局表示,後續規劃方向宜朝向公共服務使用,用途將由都發局彙整意見通盤檢討。

一殯
一殯

圖/市議員林珍羽臉書

北市最大嫌惡設施拆除,房價已漲逾1成

未來用途尚未規劃,但嫌惡設施拆除對於房價助攻已經發酵。住商機構根據台北地政雲,盤點一殯周邊500公尺的住宅用大樓、華廈以及公寓平均房價,該區域在2021年1月~5月時,平均房價約68.9萬元,共計有274筆交易,2024年1月~5月僅累計150筆交易,交易量減幅高達45.3%,平均房價漲至每坪76.9萬元,房價漲幅達11.7%。

住商不動產松江民生加盟店店東歐政和分析,一殯周邊多為公寓物件,屋齡偏高,過去成交行情約每坪5~6字頭,雖說周邊有捷運行天宮站等機能,且位處北市蛋黃區,受限嫌惡建築等因素,房價長期凍漲。

在近年市府釋出拆遷利多下,房價平均已來到每坪7字頭,且有別於過去是房價急凍,如今是交易量進入寒流,主要是在地看好一殯轉移後房價,除非有緊急用途,否則大多會將手中資產牢牢把握住。

轉型為醫療 還有行天宮

賴志昶分析,一殯所在地過去為北市市郊,在政府遷台過後,為因應外來人口迅速增多,於民權東路二段上設立第一殯儀館,至今有近一甲子時間。過去年代周遭較少住家,但隨著時間推移,已成為北市鬧區之一,且在台北捷運行天宮站的加持之下,近期周邊不少都更新案再起,加上一殯遷移議題,房價也已今非昔比。

一殯拆除後,傳出未來以長照、醫療為主要用途。他提醒,民眾若以投資、置產為前題,提早進場卡位,需待市府規劃正式定案。

圖/住商機構提供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台塑、台化3年股價腰斬,股東數卻創新高!王文淵曾說「一滴水可用7.3次」,謝金河:2019已看到問題
健保修法「保障1點1元」若過關,每年恐多花千億預算,卻救不了醫療品質?2面向改革救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