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人疑經口肛交染A型肝炎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適逢世界肝炎日,疾病管制署卻發現,最新監測有 6例 A型肝炎病例,無法排除是由口肛接觸或肛交後口交等性行為感染。
疾管署防疫醫師蘇迎士表示,今年截至 7月 27日共計 35例本土病毒性 A型肝炎確定病例,其中 6例無法排除是由口肛接觸或肛交後口交等性行為所感染,呼籲民眾如有上述行為應多加留意,如未具 A型肝炎抗體,可自費接種兩劑 A型肝炎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
疫調顯示,該 6名個案均為男性,年齡介於 24至 32歲之間,經初步調查這些個案並無共通餐飲、水源或公共場所活動史,但都自訴曾有過由口肛接觸或肛交後口交等性行為,但性對象不明,懷疑與性接觸有關。
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表示, A型肝炎主要經由糞口傳染,可藉由食用受病毒污染的水或食物感染,手部接觸到帶病毒者的糞便後,如未徹底清潔雙手,再接觸食物或口部也可能造成間接感染。
A型肝炎潛伏期約 15至 50天,平均為 28至 30天,症狀包括突然出現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數天之後發生黃疸。周志浩表示,由於 2000年以來,因性行為感染 A肝個案只有 2例,但今年在短短 5週就傳出 6例個案,情況有些異常,有必要提醒民眾提高警覺,平日應養成良好的飲食及衛生習慣,更要避免不安全的性行為,如有不適症狀請儘速就醫。
蘇迎士提醒臨床醫師,針對活躍年齡族群,如出現發燒、倦怠、黃膽(疸)、食慾不振等症狀時,應審慎評估相關感染風險行為,適時進行通報並給予衛教,如:維持單一性伴侶或減少性伴侶數量;避免肛吻、肛交等不安全性行為;注意個人衛生,任何形式的性接觸後,都應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