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公司撐美股!英、法、日、中四國股市權重加總不及美科技7巨頭

美股牛氣沖天,道瓊指數登上新高,但是資金過度集中「七大巨頭」,成為後市最大隱憂。(圖片來源/flickr)

《華爾街日報》一篇報導指出今年,美國大型科技股重新奪回領導美股的地位,他們領先大盤的幅度非常多,凸顯資金過度集中在7家科技巨頭,這現象提醒美股投資人:居高思危。

「七大巨頭」今年平均大漲75%

被稱為「七大巨頭」的公司分別為蘋果、微軟、谷歌母公司Alphabet、電商一哥亞馬遜、晶片設計巨人輝達(nVidia)、電動汽車龍頭特斯拉、社交媒體一哥臉書母公司Meta Platforms在2023年平均大漲75%,讓標普500指數其他成分公司望塵莫及。

受經濟軟著陸的期望與人工智慧概念股炒作的提振,道瓊指數周一(12月18日)連續第4個交易日創下收盤新高創下歷史新高。

標普500指數也逼近歷史高點,延續連漲7周的多頭動能,距離2022年1月創下的歷史收盤新高僅差約1.2%。

科技股雲集的那斯達克綜合指數(Nasdaq)周一漲勢更猛,連續第8個交易日上漲,創2年來最長的連漲紀錄,周一收14,905.19點,距離歷史高峰還差8.2%,而最強科技公司聚集的Nasdaq 100指數則是一舉登上歷史新高。

今年表現來看,到12月18日收盤時,標普500今年來上揚24%,傳產股較多的道瓊指數今年來上漲15.6%,表現遜於那斯達克指數的大漲43.5%,費城半導體指數同期大漲51.4%。

「7大巨頭」市值佔標普500市值的30%

科技股指數今年漲幅約為道瓊指數漲幅的3倍,這要感謝美國通膨壓力持續降溫,市場進一步預期聯準會(Fed)更為接近完成升息周期,從而刺激投資人把大量資金投入科技股、高收益債券等風險資產。

在資金簇擁之下,美國AI巨頭輝達跟軟體龍頭微軟的股價屢創歷史新高。

根據高盛全球投資研究的統計數據,包括微軟跟輝達在內,「7大巨頭」的市值已佔標普500指數市值的30%左右,接近「7大巨頭」的史上最高占比。

Allspring全球投資公司的主動股權交易主管米萊蒂(Ann Miletti) 在談到科技巨頭漲幅大幅領先時表示:「當我想到應該代表廣泛科技公司群體的那斯達克指數時,7大巨頭市值的占比如此高,令我感到震驚。」

美國大型科技股對全球股市指數的影響力也很大。在 MSCI 所有國家世界指數(該指數聲蓋全球可投資股市的85%)當中,「7大巨頭」的權值總和超過日本、法國、中國和英國股市權值的總和。

「7大巨頭」權值總和超過日法中英股權值的總和

長期以來,投資人和策略師對市場資金集中少數個股表示擔憂,每當少數股票貢獻股市大部分漲幅,只要少數權值股下跌,股市大盤就更容易陷入低迷。

去年初,美國聯準會(Fed)開始暴力升息,大型科技股暴跌,這些擔憂似乎是有先見之明的。當時指標利率接近零水準,促使投資人追逐科技股和其他成長型股票提供的強勁報酬,但是後來Fed開始大幅調升指標利率,科技股的高本益比被檢視,因而湧現大量賣壓。

「7大科技巨頭」在2022年平均大跌40%,合計市值蒸發4.7兆美元,而標普500指數其他成分股2022年平均下跌12%。

多數投資人原本預期2023年科技股可能一樣表現欠佳,沒想到,進入第四季,大型科技公司開始猛烈的反攻,克服銀行業危機、對政府債務違約擔憂、中東和歐洲戰爭的利空挑戰。

「7大科技巨頭」飆漲背後的原因?首先是炒作人工智慧(AI)概念股,席捲華爾街,增強人們期望AI公司未來賺取暴利的心理。此外,強勁的經濟數據,加上通膨放緩,推動利率已見頂的預期,為科技股提供另一大助力。

微軟與輝達股價頻創歷史新高

微軟2023年大漲55%,11月期間股價創下歷史新高。蘋果股價今年來大漲52%,在6月份成為第一家市值超過3 兆美元的美國公司,輝達股價今年來飆漲2倍多,市值突破1兆美元。

很少有其他公司股票能跟上「7大科技巨頭」的腳步。根據道瓊市場數據,標普500指數距離2022年1月的歷史高峰僅差1.6%,但是500家成分股當中,只有 23%的公司股價距離歷史高峰的差距在10%以內,低於28%的歷史平均數字。

「7大科技巨頭」的獲利能力對大盤的貢獻也非常明顯,值得讚揚。標普500成分公司今年盈餘預計平均成長0.7%,如果扣掉「7大科技巨頭」,標普493成分公司今年獲利將平均下跌4%。

有些分析師表示,他們預計科技股的主導地位不會延續到2024年,而是看好工業、材料和運輸等遭受重挫的類股明年將表現出色。

Meta和特斯拉股價低於2021年末的水準

Raymond James投資管理公司的市場策略分析師奧頓(Matt Orton)建議,投資人增持優質小型股和新興市場股票的部位,他預計這些市場可能會受益於美元貶值和公債殖利率下滑。

奧頓指出,「我希望投資人以後不要再經歷我們遇過的雲霄飛車走勢,我們已經進入更加正常的市場環境,一些長期沒有發揮作用的東西終於開始再次發揮作用。」

幾檔大型科技股仍然沒有完全收復去年的失土,例如,亞馬遜、Alphabet、Meta和特斯拉的股價全部低於2021年末的水平。

投資人也顯得謹慎。路透旗下的統計公司Refinitiv Lipper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底,他們向科技為重點的股票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淨投入41億美元資金,但是這大約是2022年同期淨投資79億美元的一半。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拉下徐永明是關鍵 民進黨如何透過拉攏、分化裂解時代力量
智利新憲法公投又被打槍 4年投票5次民眾累了 青年總統宣布「任內放棄制憲」
大學生疫後更憂鬱》民團、立委盼教育部將校園心輔人力比例提升至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