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統計數據蓋牌...包括青年失業、土地銷售、外匯資產…中國都不敢向世界公布了

對於執著於維護社會和諧的中共來說,超過五分之一的青年失業,是一個令人害怕的統計數據。(圖片來源/hitesh choudhary@pexels)

《彭博》8月16日報導,中國本周突然決定暫停發布飆升的青年失業率數據,代表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限制更多敏感訊息的最新跡象,特別是經濟數據很差,可能動搖中共政權時候,數據也成為敏感訊息了。

中共害怕青年失業飆升數據

16-24歲的青年失業率在6月份創下21.3%的歷史新高,就被歸類為棘手的訊息。對於執著於維護社會和諧的中共來說,超過五分之一的青年失業,是一個令人害怕的統計數據。

隨著中國經濟2023年遭遇一連串威脅,習近平國家主席與美國的意識形態鬥爭,也促使北京封鎖它認為可能對拜登政府有利的中國經濟數據。

中國大部分數據從公重視野悄然消失,但今後不發布青年失業率的決定是在記者會上宣布的。以前,國家統計局曾有暫停發布不利於經濟數據的紀錄,但是他們通常不會公開這一決定。

以下是最近暫停發布的一些經濟數據:

1、青年失業

政府上個月表示,7月份青年失業率可能會增加,再創新高紀錄。然後本周二(8月15日),官員突然表示,他們將暫停發布青年失業數據,理由是需要確定評估數據的方法。

計算實際就業率很複雜,政府可能認為經濟和勞動力模式變化,意味說,他們當前模型無法精確反映現實。然而,考慮到青年失業創下新高,暫停發布這個數據的時機引發質疑。當局表示他們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內恢復發布該數據。

2、土地銷售

每月發布的數據中,缺少開發商購買土地數量和支付價格的數據,該數據系列可以追溯到1998年,去年出售用於開發的土地暴跌逾50%。

這種驚人跌幅,表明房地產危機比政府表面公告的更為嚴重,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地方政府賣地收入只有減少23%。

3、外匯資產

另一個奇怪的數據是政府持有的官方外匯資產金額,自 2017年以來一直保持非常穩定,但是中國該期間貿易順差保持增加,本應帶動外匯存底增加。

美國前貿易和財政部官員塞瑟表示,有一半外匯存底是「隱藏的」,中國的許多外匯儲備沒有出現在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的官方帳簿中,因為它們被隱藏在「影子儲備」當中,只出現在國營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等的資產中。

儘管貿易和經常帳戶盈餘保持增長,但是人民幣匯率也保持穩定,這表明其中有些外幣資金可能被用來干預外匯市場。

4、債券交易

一些民營部門的債券交易數據也沒有對外公布。3月份,經紀人停止向交易員提供債券匯總報價,導致債券市場陷入混亂。停牌2天後,交易量連日暴跌30%至60%,有媒體稱這是因為監管機關試圖解決數據安全問題。

2022年5月,中國20兆美元的債務市場出現創紀錄的資金流出後,外國投資人的主要債券交易平台悄然停止提供交易數據。

一些公司註冊數據也不再向海外客戶提供債券交易數據,與此同時,北京一直在調查幫助全球投資者了解中國經濟的外國顧問和研究人員。

5、新冠肺炎死亡人數

中國財經媒體財新網7月援引浙江省發布的官方數據報導,名列中國人口前幾大的浙江省的火葬量第一季年比猛增72.7%。

這數據讓外界對政府去年12月突然解封後的染疫死亡人數有了罕見的了解。然後染疫死亡數據突然消失了。該官方聲明隨後從互聯網上刪除,財新也刪除該消息的報導。

6、學術信息

自4月1日起,海外熱門學術數據庫「中國知識基礎設施」的部分內容已停止訪問。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一份在線通知表示,這意味外國學者無法再獲取中國的論文、專利、統計數據和會議記錄。

其他人通報,獲取統計年鑑和中國人口普查數據也會受到影響。根據中國數據提供商的一份聲明,訪問權限的改變是為了遵守2022年跨境數據傳輸的法律。

7、政客資歷

更難獲得的不僅僅是經濟數據。高級政客和官員的官方傳記也被限制,新格式僅描寫幾句話,輕描淡寫帶過基本個人訊息,而不是以前常見的詳細簡歷。

自去年10月習近平獲得第3個任期以來,中共至少3個月沒有公佈最高決策機構的消息。以往,中共中央政治局通常每月舉行一次會議,並發布一份聲明,包含一些討論內容的細節,去年11月、1 月或5月沒有發生這種情況。

中國外長秦剛從公眾視野消失一個月後,7月份在沒有任何解釋的情況下突然被免職,這加劇中國精英政客的訊息真空。

周二,社群媒體用戶對政府對訊息自由的最新打擊表示憤慨,一篇熱門貼文暗示,當局已經別無選擇。

該貼文寫道:「你以為除了大聲公之外,你無法從工具箱取出任何東西,但是經過翻找,你發現了一副眼罩。」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在高雄存到一桶金可成家?5百萬以內 高雄5大低總購屋熱區也有蛋黃區
缺藥問題仍未解...學名藥恐陷削價競爭紅海?製藥工業、藥師給政府的衷心建議
中國「蓋牌」不再公布青年失業率 彩券銷售上半年大漲50%透露不尋常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