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外資淨匯出 為何金管會、央行公布的金額差了700億?

又到金管會與中央銀行每月例行發布上月外資匯出入數字「不同調」、外界霧煞煞的時候,根據這兩家財金部會今日傍晚各自在記者會上公布數字,外資不含陸資,7月淨匯出我國金額,金管會的數字為46.98億美元,央行的數字則是約70億美元。

根據央行資料,7月新台幣對美元的銀行間收盤月均價為31.203元兌1美元,按此計算,金管會公布的外資7月淨匯出我國數字,折合新台幣約1466億元,央行的約2184億元。

金管會的數字為何與央行的有差異?金管會官員表示,央行曾經在2018年2月5日的新聞稿的附註中提到,金管會以資產面做計算基礎,央行看的是現金流量,所以,金管會的數字不包含盈餘匯出,也就是資本利得與現金股利,但是包含ECB或GDR轉換為台股的金額。

相反地,央行公布的外資匯出入數字,不包含ECB或GDR轉換為台股的金額,但是包含盈餘匯出,而盈餘匯出正是影響央行與金管會的統計數字差異極大之關鍵所在。

中央銀行外匯局局長蔡烱民今日說明時也舉例,假設某外資7月匯入6億元買台積電股票,另外一家外資賣了台積電6億元並且匯出,賣出的金額當中,5億元為先前淨匯入的本金,1億元為資本利得,按金管會邏輯計算,將是外資淨匯入1億元,按央行邏輯則是外資匯出入持平,也就是淨匯入0元。

同樣出自央行,計算方式不同調

央行的計算方式,符合一般人對外資匯出入的觀念,金管會的統計只有本金,容易讓每年7、8月外資領取股利,或台股大跌時淨匯出我國的數字被低估,金管會為什麼不跟央行一致?金管會官員聞訊後無奈指出,「原因說出來你都會笑,金管會每月公布的外資匯出入數字是央行給金管會的,計算方式是央行規定的。」

央行把不符合外界認知的外資匯出入數字讓金管會公布,自己卻在同日記者會上補充說明符合外界認知的外資匯出入數字,兩個數字「不同調」,經常徒增媒體困擾;就算央行基於尊重部會倫理,以後都讓金管會去公布,其數值也是失真的,因為只有本金,外資領了現金股利或賣台股賺了錢匯出我國,這部分的數字都人間蒸發。

央行資訊模糊,投資人難獲清楚資訊

央行為何不改進?蔡烱民並未說明原因,僅表示外資匯出入的數字,以金管會發布的為主,並且不願意說明,央行每次在記者會上模糊提到的,包含盈餘匯出之後的外資匯出入數字,今年前7個月合計數字多少。

金管會則在新聞稿中提到,外資今年前7個月合計淨匯入196.40億美元,陸資合計淨匯入0.008億美元,不過,金管會的新聞稿並未註明,這是不含外資盈餘匯出的數字,容易讓一般人誤解,以為有把外資領取現金股利或在台股賺錢之後的匯出數字給扣除。

根據央行今年上半年在記者會上說明,包含盈餘匯出之後,外資今年6月匯出入持平、5月淨匯入50億美元、4月淨匯出20億至30億美元、3月與2月持平、2月淨匯入不到5億美元、1月淨匯入60億美元。

把央行每次在記者會上「模糊性的說法」,加計今日公布的7月淨匯出約70億美元,外資今年前7個月,包含盈餘匯出在內,一共淨匯入我國約18億美元。

央行的18億美元數字,跟金管會公布的196.408億美元,差距高達178億美元,折合新台幣逾5000億元。不免讓人懷疑,外資淨匯入我國的金額有那麼多嗎?並且不解,追求資訊透明、合理的年代,身為「泱泱大行」的中央銀行,為何要故意讓外界與投資人誤解?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