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香港婆婆移台又移英 盼台灣人認清中共意圖「反送中已不能重來」

楊寶熙曾在宜蘭開店。翻攝RFA
楊寶熙曾在宜蘭開店。翻攝RFA


香港推廣食農教育、共同購買的先行者楊寶熙,在反送中運動後移居台灣,近日又移居英國。她曾對台灣充滿期待,但在2022年九合一選舉後開始失望,又因簽證等因素決定離開。移居英國後,她仍拖著需要休養的身體,一個月內參加了6場反送中相關活動,因為自覺「有責任」。

自由亞洲電台(RFA)報導,已72歲、頭髮花白的楊寶熙在「送了很多朋友離開」台灣後,5月5日也獨自拖著沉重行李,自台灣移居英國。

2021年,楊寶熙因《港區國安法》實施,不願言論自由受限而決定自香港移居台灣。她在宜蘭開設健康食品店「慢慢走自在生活」,後來因疫情影響及不符市場口味,又轉開書店;最後因工作簽證無法續簽,加上年紀老邁仍須工作,身體不堪負荷等原因,踏上二次移民之路。

楊寶熙表示,她原本對台灣滿懷希望,曾向朋友表示「台海開戰我也不會走」,可以「在後方種菜、煮飯」。但2022年縣市首長及議員九合一選舉後,她開始有些失望,主因是「明明好多候選人被說貪污,且有證據,他還可以出來選⋯⋯而且他還當選」。

她開始懷疑及思考:「台灣是我們心中的民主社會,但台灣人如何看及實行民主呢?」

楊寶熙學生時代是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首位女會長,當時滿腔熱血支持中共,參加過「保釣運動」;毛澤東逝世時,她還以香港學聯會長身分致悼辭。她坦言自己當年「合理化」很多中共的作為,「以為社會主義就是要共產黨領導」,但那些中共作為「今天看來根本是錯的或血腥的事」。

直到文化大革命、四人幫下台後,楊寶熙對中共的信念粉碎。她一度選擇逃避、遠離政治,仍對中共心存一絲幻想,直到2012年香港「反國教」運動出現,才徹底改變她的看法。

2012年,港府推動在小學新設「德育與國民教育科」,目標是讓學生「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快速發展引以為豪」,並建立「國民認同」。當時泛民主派抨擊是「洗腦教育」,中學生組織「學民思潮」、家長組織及教師組織共同發起「反國教」大遊行。

楊寶熙表示,當時有(親中)建制派的人士表示「國民教育一定要行」,意思就是無論如何都要執行,「當時一聽到就撩撥了我,這不就是我們以前70年代相信的話嗎」,她表示,當年就是這樣被中共四人幫欺騙,「這句話很刺激我,必須走出來去反對」。

此事讓她重返社運現場,但不再支持中共;此時中國又發生毒奶粉事件、豆腐渣工程等,申冤者竟然會被當局追究,更讓她徹底終結對中共的情感。2019年反送中運動期間,楊寶熙更參與發起「銀髮族遊行」。

被問及是否後悔曾支持共產黨,楊寶熙說:「唯一後悔是為何自己這麼無知、幼稚。如果讓我重來一次,我唯一後悔是當時應該看多一點書,看多一點不同的報導。如果你要我現在說,我覺得可以用邪惡去形容共產黨。」

移英後,楊寶熙原本最大的願望是先休養疲累的身體,但過去一個多月她已參加6場反送中相關活動。她說:「在香港做不到的事情,離開後可做到,那麼有機會一定會去,有些是責任上覺得一定要去。」

在離開台灣前夕,楊寶熙受訪時再次叮囑台灣人要認清中共的意圖,「不要浪費了(香港)反送中那個運動經驗。我們沒有可能、至少現在看來不可能再來一次,真的是很好的經驗教訓,希望台灣人可以汲取」。

更多太報報導
遭中國官媒全版攻擊 葛來儀:很高興2758號決議研究受矚目
美海軍陸戰隊轉型抗中 將於關島成立第三個「濱海作戰團」
在台最後一課講「中國會否崩潰」 港佔中發起人陳健民:盼台灣學生珍視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