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醫療風景 開業73年福基診所老醫師的「分級醫療」

最美的醫療風景 開業73年福基診所老醫師的「分級醫療」

串接山線與海岸的台6線,緊貼著苗栗縣灌溉命脈後龍溪蜿蜒而行,在21K左右的公館鄉上福基村,有棟典雅的日式建築,灰白洗石子牆鑲著粉藍窗框,此時前方庭園正開著粉紫色的花。對行經的外地遊客而言,眼睛一亮的是如電影場景般迷人的古宅身影;對當地人而言,它則如同這裡「醫療後龍溪」,73年來,支撐5、6個鄉鎮居民由生到死的照護命脈。 1944年開業的福基診所,至今只有過一個醫師、已高齡95歲的謝春梅,也是福基村出生的在地人,「去年我看(醫師)公會會員登記,有牌照而且還真正在看病的,我應該是最老的一個了。」他以客語解釋。 日治時期醫師學徒 接生的小孩子已當阿公 早年醫療專業人力極度缺乏,《醫師法》尚未建置,日治時期准許「師徒制」的醫師認證方式,但學徒只能在偏遠地區「限地開業」。1922年出生於日治時期的謝春梅,雖然亦是由日本醫師訓練出的學徒醫師,他很自豪的是:「我不是靠『技術認證』,是準備了8年多,有通過『台灣總督府乙種醫師考試』、用考試取得醫師資格。」 老醫師述說,「太平洋戰爭的時候,也被徵兵準備要上戰場,人都到了台北,但已是戰爭尾巴,沒有被送上前線。後來父親一句話:『我們鄉下沒有醫師。』要我回到家鄉來開業,就這樣,沒有離開過。」 現在醫療分工精細,風險高、效益低的內、外、婦、兒「四大皆空」,喊了多年。但在小鎮的開業醫,「內、外、婦、兒」都得樣樣通。福基診所裡還有外科室,小手術他也能做,而曾孫都已上國中的春梅醫師說:「我接生的小孩,今年最大的都72歲,也是阿公了!」 福基診所由建築到陳設,都極具歷史感。圖/楊惠君攝 不看健保 有錢的自費、沒錢的免費 進入診所,木製的長條候診椅、榻榻米診療床,領藥窗口掛著的是泛黃的「台灣省政府衛生處七十三年七月二十八日」核定的收費標準,時光彷彿沒有遷移,一如診所裡醫者的初心。這裡沒有加入全民健保,但立著一張「苗栗家庭扶助中心貧困家庭兒童免費醫療診所」的牌子,意思是:「有錢的,自費;沒錢的,免費」。 除了「有錢、沒錢,看病優先」的原則,更重要的是,這位老醫師落實「分級醫療」的精神,自己看不來的,親自轉診。2008年獲醫師公會「台灣醫療典範獎」時他透露,曾經有回遇到難產的病人,他判斷可能是子宮外孕、必須立即開刀,考量診所設備不足,立即開車將病患轉送婦產科醫院進行手術,他認為:「自己的硬體設備如何,自己非常清楚,做不到,一定要轉診,病人的黃金時間非常重要,一定要把握。」 在醫療資源不足又高齡化嚴重的小鎮,醫師的功能還不只醫「生」、更要送往。都會人可能很難想像,「死亡診斷」服務多麼重要。他診間裡「掛號」等候的人裡,常有需要請他到府為在家過世的親人相驗大體、開立證明,這張證明影響了往生者後事處理,緊急程度不亞於「救命」。 除了在地的公館鄉外,泰安、大湖、卓蘭、甚至苗栗巿區都是他的「服務範圍」。這天,一名婦人素著臉在診間等著,「家裡有親人過世了,我來請謝醫師,老醫師經驗很好,我是特別從苗栗巿來的。」她說。然後靜靜等著接謝醫師回家。 「還能夠付出,就要一直做下去!」 看完了早上最後一位帶狀皰疹的老病人。謝醫師穿上大外套、戴上紳士帽,正如日治時代「先生」的典型氣質與風範。95歲、連手杖都不必拿,步履一如神態般自若,隨著病人出診去。 問老醫師怎麼保養自己的健康?他說得簡單而實在:「不要吃太好、也不要營養不夠,早年路沒開,有時候出診要爬一、兩個小時山路,到現在,我都還有天天走路做運動。」 95歲的醫師,不但沒有退休的打算,甚至仍維持過年都不打烊的「全年無休」驚人紀錄,為什麼那麼辛苦呢?這個由學徒苦讀出身的醫師,沒有身為醫師「高人一等」的優越,只有「服務人群」的使命,他說:「還能夠付出,就要一直做下去!」 健保開辦22年,都會區就醫便利性大為提升,卻造就了地區醫院消失、小病也往大醫院擠,社區醫療群、家庭責任醫師,都無法落實與挽回崩塌的「分級醫療」,最終健保署仍是開出「門急診部分醫療調漲」、過去多次已證實無效的老藥方。 在一個開業73年、沒有加入健保特約的鄉村小診所,一如那時光靜置的日式古宅,保存了「分級醫療」與「家庭醫師」最原始而美好的樣貌,給衛生單位一個「逆向思考」,除了「以價制量」、從就醫者身上施壓的思考,還該怎麼更由教育源頭去重新刺激與創造醫療工作者的原始價值。 謝春梅醫師不僅願讓貧困者免費看病,迄今仍到府服務相驗大體、為往生者開立死診, 只要能付出,就要一直做下去。圖/楊惠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