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K記錄鐵道文化4】大陣仗出動百年蒸氣火車頭 鏡頭竟聚焦這細節

林業署調度檜木打造的福森號車廂,供劇組拍攝。(公視提供)
林業署調度檜木打造的福森號車廂,供劇組拍攝。(公視提供)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前林務局)為協助公視與NHK合製的8K紀錄片《神木之森:阿里山森林鐵道紀行》拍攝,提供今年初林鐵處修復首航的夏依式(SHAY)21號二汽缸蒸汽機車,以及檜木打造的福森號車廂,更出動多名工程人員配合調度,讓火車反覆行駛特定路段。

然而國際合製不只需要溝通磨合,觀點和角度也要不斷對話取得平衡。像是NHK製作人柴崎壮、導演安藤良美著重高山海拔林相變化,以及鐵道為因應陡峭地形的8字形、Z字形、馬蹄形設計工法;公視製作人施悅文則對在地人情故事感興趣。

公視製作人施悅文促成8K紀錄片合製,並全程參與製作。
公視製作人施悅文促成8K紀錄片合製,並全程參與製作。

施悅文舉一幕火車從車庫駛出的畫面為例:「我以為會是很有氣勢的畫面,沒想到主攝影機竟聚焦火車齒輪、機具運轉等細節,讓我一時難以接受。」為尊重安藤良美,當下她只能請持小型攝影機的攝影執導松下猛趕緊補拍火車頭全景。

雙方敘事節奏也不同,負責調度空拍機的施悅文笑說:「單是提出空拍機加速穿梭森林的鏡頭,就溝通2天,但事實證明NHK是對的。」不只8K攝影機的穩定性要求高,6K空拍機的飛行速度、移動也可能造成觀眾視覺的不適,這些都要靠實務經驗累積。

更多鏡週刊報導
【8K記錄鐵道文化5】《神木之森》營造沉浸體驗 公視邀民眾戶外感受震撼力
【8K記錄鐵道文化1】公視、NHK跨國合製 超高畫質呈現阿里山林鐵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