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亞洲盃資格賽來臨前 U20代表隊面對的各種挑戰

進入到2024年6月,準備迎接夏天的台灣足球,除6月初要舉行的世界盃暨亞洲盃資格賽第二輪,接下來就是U世代代表隊的亞洲盃賽事。去年在東亞青奪金的U20代表隊,在經歷多次的集訓、中學聯賽、企甲首季洗禮,甚至還有球員已有在成人國家代表隊上陣紀錄,這些新世代的選手,產生了怎麼樣的變化。距離亞洲盃會外賽,還有三個月的時間,不管是小組抽籤、主辦國爭取、集訓,這批代表台灣足球新世代的選手與教練團,面臨怎樣的挑戰會有哪些?

找出新的中場組合、如何活用擁有不同特點與強項的中場球員

去年9月,來自惠文的李柏佑,在東亞青上賽場的表現,讓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身為中前場核心,不管是在傳導、持球、定位球,李柏佑都展現出了十足的存在感,同時也能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帶動整個球隊。可惜的是,在去年年末一次移地訓練中,李柏佑遭遇大傷,教練團勢必要尋找不同的中場人選。當然,像是中山工商的龔致宇、路竹高中的楊宗益,2023年後半都有陸續開始參與U20的集訓,兩人在中場的對抗、觀察都很不錯,同時教練團也在觀察其他中場選手。除此之外,今年升上台北競技一隊,已經證明自己可以在台灣成人賽場上一拼的陳彥睿,都有機會成為國家隊的主力中場。

台北競技陳彥睿(圖彭善豪攝)
台北競技陳彥睿(圖彭善豪攝)

但這些選手的特性、優點,和李柏佑相比,都是不同類型的選手,代表球隊在一些任務上的分工,前中後場三條線的控制等,都需要做新的調整與準備。目前李柏佑正在為重返球場努力,也許能在7月前進行正常訓練,當然,就可能性來說,若李柏佑能奇蹟地火速回歸,對於U20絕對是很好的消息,但要一個剛經歷完傷病與長時間復健的人,馬上找到準備國際賽強度的狀態,實在是太重的負擔了。

中場的組合,也會對前鋒線楊朝景和陳冠霖這些選手的發揮產生影響(圖彭善豪攝)
中場的組合,也會對前鋒線楊朝景和陳冠霖這些選手的發揮產生影響(圖彭善豪攝)

無論是正在ISF挑戰的球員,還是獲得機會準備競爭代表隊中場位置的選手,或在企甲表現亮眼的年輕選手,能否在賽前找出最適合U20代表隊的中場人選,甚至要因應不同對手的陣型組合,是教練團現在最首要的課題。

學長們的狀態如何?—經歷大學、企甲、成人代表隊洗禮後的成員

除了高中球員,2023年的東亞青陣容,也有不少人是剛上大學、企甲俱樂部的選手,像是以速度和左腳為武器的吳育帆、大一就成為台體後防主力的張承揚&鄭凱議、在航源/輔大逐步站穩的張斯宇和吳柏陞等,是這屆U20代表隊觀察名單中,年齡最大的一群,他們這一年的成長與轉變,對於U20代表隊的戰力,將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張承揚(圖彭善豪攝)
張承揚(圖彭善豪攝)

這些球員到了新的球隊,不管上場時間,或是在場上所負責的工作,都得因所屬母隊的需求進行調整。雖然說,透過在場上的不同位置,球員也能擴大自己對於足球比賽的觀察與判斷。如果是在比較強調戰術整體的球隊裡,這些球員還需要在球隊需求與自己的強項之間,找到平衡。

有些人得要從中後衛轉到邊後衛,有些人必須減少邊路內切,增加下底與疊瓦的配合。的確,若想要成為好球員,必須要有能夠在各種戰術、陣容都可以有所發揮的能力,但他們都還很年輕,也正在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好球員,還在適應期,狀態多少會有些波動。此外,在東亞青運動會,這個年齡層裡,有不少球員是首次入選國家隊,對於比賽的企圖心、慾望都非常強盛。這一次,他們將成為有國際賽、成人代表隊集訓經驗的學長,能否保持如去年一樣的競爭心與衝勁,是值得觀察的部分。

最不可控卻是最重要的部分:小組賽籤運、爭取小組賽主辦地的結果

6月中,亞足聯就要進行U20亞洲盃會外賽的小組抽籤,籤運也會是這批U20能走多遠的關鍵。因為這不只關於到小組第一檔次的對手強度,也和第二名出線的難度有關。

其次,所謂的競技,特別是足球這類的競技,對抗不只是在場上而已。對於小組對手的情蒐、客場球隊住宿與移動的安排、觀眾的吶喊、對於場地的熟悉度,都是對戰的一環。我們能否爭取到小組賽主辦權,能為這批世代選手做多少準備與支援,他們就有機會走得更遠。

更多Go Goal勁球網文章

擁有U19亞洲盃會內賽經驗的過來人 涂紹捷看新世代U20是 「個人特點明顯的一代」

中華男足集訓名單好年輕 懷特:第一階段關注年輕球員為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