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醫心路】比台灣人更像台灣人 91歲李智神父:台灣人的心很好

【仁醫心路】比台灣人更像台灣人 91歲李智神父:台灣人的心很好

今年91歲,26歲就從義大利來到台灣的李智神父,來台灣已經65年了;李智神父愛說自己是台灣人,他是這麼看台灣的?李智神父說:「台灣人不是說真的經濟好到怎麼樣,而是,台灣人的心,很好......」 距今65年前,一位義大利的年輕人Giovanni Rizzi,遠渡重洋來到台灣,這是一個他完全陌生的地方。 來到台灣之後取了中文名字叫做李智,他先到宜蘭羅東、一星期後被派到澎湖馬公,為當地的窮人服務。李智在澎湖學會道地的台灣話,他將募得的物資,提供給需要幫助的人。 當時澎湖流行痲瘋病,病人受到社會歧視的眼光與排擠。痲瘋病人見不得光、也見不了人,甚至被家人關起來,更不要說到醫院接受治療了。 李智見狀,挨家挨戶將藥物送給痲瘋病人,他說:「這是我們的使命,我們的使命啊,想到人可憐,他們比我們更可憐,所以要照顧他們,是不是,要看到人家有需要去幫助。」 台灣有你真好!李智神父獲「地方芳草人物表揚」。圖/取自羅東聖母醫院臉書 幾年後,李智從澎湖被調回羅東,他接到新的使命,要將醫療從羅東帶入更偏遠、更貧苦的山區。 當時台灣本島盛行肺結核,羅東聖母醫院在宜蘭近郊設立丸山分院,這是全台灣第一所專門為肺結核病人設立的醫院。李智神父雖然不是醫療人員,但是他全心全意地投入醫療。他幫病人處理他們最擔心的「醫療費用」,別忘了,那時台灣沒有「全民健保」,大家不擔心身體,卻好擔心付不出醫藥費,擔心因為治療,會拖垮了全家人。 李智將募來的經費都給需要的貧病人家,他要病人和家屬不要擔心錢的問題,好好安心養病,有好多病人因此受惠。 吳念真導演和李智神父禱告畫面。圖/取自羅東聖母醫院臉書 貧窮比病苦更磨人,貧窮是一切問題的根源,李智神父希望年輕的孩子能夠「脫貧」。他認為,透過「教育」才能改變孩子的命運。 李智讓這些貧窮的孩子免費接受教育,他更把學習表現優異的孩子再送到義大利進修學習。在歐洲著名的器官移植與實驗外科權威潘賢義醫師,就是當初被李智神父送到義大利學習的孩子。 透過教育改變了階級複製,李智神父讓這些貧窮孩子的人生有了全新的可能。 對別人總是很大方,自己卻是很簡樸。他認為錢要給需要的人,李智神父說:「錢對我而言本來就沒什麼用途,但對需要的人卻像是甘露一般。」 30多年後,李智神父再調往澎湖,羅東的同事和病友聽到了,都好不捨,哭成一團送別神父。神父再回到澎湖,那時的澎湖和30年前,面貌已有改變,但是台灣健保還沒開辦,還是有很多窮困的老人和需要照顧的病人。李智神父帶著有能力的人捐出的愛心紅包,透過正面的引導,轉交給最需要的人。 因為長期對窮困病患的投入與奉獻,2001年李智神父獲頒醫療奉獻獎、2010年他再獲教廷冊封騎士。 「要愛我們的敵人,不靠刀劍,而是憑藉著愛與和平來打仗。」騎士冊封的誓詞是這麼說的。 神父在台灣,真的是體現了愛與和平,無私無我的奉獻;神父總是奉獻,對外募得物資和款項,來幫助台灣;但是服務台灣人的醫院,終究有一天還是要讓台灣人自己幫助自己;神父卻是歷經了好多天人交戰,他總是認為自己應當是在台灣服務奉獻,怎麼能向台灣人募款?後來經過大家說服了老半天,他才勉予同意。 神父用帶有濃厚宜蘭腔的台語說:「恁這些囝仔,『出頭』勁多…...不過,若是為著病院抑是艱苦ㄟ人需要,我攏配合啦…...」 「恁這些囝仔,『出頭』勁多…...不過,若是為著病院抑是艱苦ㄟ人需要,我攏配合啦…...」李智神父說。圖/取自羅東聖母醫院臉書 當年26歲來到台灣的年輕人,轉眼已過了超過一甲子,來台65年的李智神父,今年91歲了,他還是在台灣這塊土地繼續奉獻著。 神父老了,已經不能像以前那樣上山下海照顧麻瘋、結核病患,他雖然行動已經不是那麼方便,甚至有時需要靠著輪椅代步,這位「不老的牧羊人」,還是繼續關心著老人照護、監獄牧靈以及安寧祈禱。 李智神父比好多台灣人在台灣的時間還要久,他把一生都奉獻給台灣這塊土地,他也常說、愛說自己是「台灣人」。 有人曾好奇問:「神父怎麼看台灣?」 他說:「台灣人不是說真的經濟好到怎麼樣,而是,台灣人的心,很好......」 謝謝神父把愛帶來台灣,他早已是,「比台灣人更像台灣人」的「台灣人」。 【相關連結】張肇烜醫師的臉書專頁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