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國際失智症日】台灣失智人口已將近32萬 重視失智者人權成必要課題

每年9月是國際失智症月,9月21日則定為國際失智症日,今年提倡的主題是「Never Too Early, Never Too Late」,台灣失智症協會(TADA)翻譯為「現在就是最佳時刻」。認識失智、預防失智,永遠不會太早也不會太晚。

根據衛福部調查,到去年111年底,台灣失智人口將近有32萬人。也就是說,65歲以上長者平均每13位就有1位失智,80歲以上高齡者更是每5位就有1位失智。失智症儼然已成了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的重要議題,面對失智人口快速攀升,了解失智症、重視失智症患者的人權,更是備受關注且該積極面對的事。

台灣失智症協會日前就以「失智者人權之維護與促進」為題舉辦研討會,從人權模式、照護保護、財務規劃、預立醫療、社會參與、工作權及失智者的自我倡議等多元面向展開探討。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表示,失智者的生活功能或許因病症而有所限制,但旁人異樣眼光與差別待遇不該成為他們自我決定和參與社會的障礙。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副教授郭慈安指出,失智者是照顧疏忽或不當對待的危險因子之一,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平均發生近千件老人疏忽案例,照顧傷人事件也時有所聞,她認為關鍵是在醫療、長照、社福、警政等各項服務環節中,一線人員能運用評估工具,覺察辨識疑似被疏忽者,依程度分流服務、跨部門共同合作,緊密地為弱勢失智者撐起一張安全的網。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張淑卿則從高齡者人權保障的角度指出亟待正視處理的五大議題:經濟安全、獨居孤立、受虐、歧視及住宿隱私。她並分享自2013年借鏡國外經驗所發展出的「機構獨立倡導方案」,透過培訓志工成為「倡導關懷人」,針對無家屬、弱勢或困難求助的老人福利機構住民,提供心理社會支持、權益資訊與申訴管道,協助表達需求與意見,透過第三方機制監督機構的照顧品質,也呼籲長照體系納入相關機制的建置。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內科主任劉建良表示,失智者的認知功能雖然退化,但未必代表沒有意思能力,只要尚未被監護宣告者,在法律上都有權利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根據實務經驗中,許多失智者在醫護專業人員的評估、溝通與協助下,仍有機會簽署「預立醫療決定」,表達自己在特定臨床條件下的意願選擇,維護基本人權與生命尊嚴。

而由於失智症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據估計,台灣約有1.1萬名正值青壯年就業階段的年輕型失智者,如何協助在職失智者續留職場和促進失智者再就業,是「失智症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的政策指標之一。桃園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職能治療師紀皇如指出,可透過「失智者就業決策輔助工具」(DWDA)協助失智者評估並調整就業方向,保障工作權益。

失智者代表陳文輝先生分享,自己原本在工作上備受賞識,卻因失智提早退休,生活的巨變與他人眼光讓他經歷很長一段封閉自我的時間,太太的不放棄改變了他,他也因此深刻體會,周遭人的支持是幫助失智者走出陰霾的最大力量。現在的他是失智者諮詢顧問小組的一員,透過分享自身疾病適應歷程,與台灣失智症協會一起宣廣建立失智友善社會的重要,希望鼓勵更多失智家庭勇敢面對,接受挑戰。

失智症協會呼籲,希望將來更多失智者可以有機會在政策制定、服務推動以及大眾面前,以自身觀點參與,實際影響自己的現在與未來,加速實現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的願景,打造一個能預防及延緩失智症的友善社會,確保失智者及其照顧者的生活品質,使其獲得所需的照護與支持,有尊嚴、受尊重、能自主及平等地發揮他們的潛能。

◎認識失智症

失智症是一種腦部疾病,而非正常的老化現象。所以別因為還年輕,就忽視了失智的跡象,錯失治療的先機。當出現下列10大警訊,都有可能是罹患失智的潛在風險,不可不慎!

失智症十大警訊。圖/國民健康署提供。
失智症十大警訊。圖/國民健康署提供。

◎防失智怎麼吃?

營養攝取,正是助於避免大腦退化造成失智的重要方式,攝取過多精緻糖和壞的油脂,正是讓大腦退化的重要因素。

◎防失智怎麼做?

「遊戲」對防失智是有效的。只要選對類型的遊戲,像是闖關等有挑戰性的遊戲,可以讓人比較有機會維持認知功能或進化維持或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