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歲學者許倬雲獲唐獎「漢學獎」 台灣第一人

為了鼓勵全球具有創新、卓越貢獻的行動者,工研院院士尹衍樑在2012年成立唐獎,單項獎金高達新台幣5千萬元,比諾貝爾獎還高,被外界譽為「東方諾貝爾獎」。今天(20日)揭曉「漢學奬」得主,由高齡94歲的台籍學者許倬雲獲得殊榮。

唐獎教育基金會20日公布第六屆漢學奬得主,由台籍學者許倬雲獲得殊榮。漢學獎評選委員會召集人、中央研究院院士王德威指出,許倬雲1930年生於福建廈門,在國立台灣大學、美國芝加哥大學深造,曾經長年在國立台灣大學和美國匹茲堡大學任教,並在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1980年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並於2004年榮獲美國亞洲研究學會傑出貢獻獎。

許倬雲的研究專長在於早期中國歷史的重新判定與發現,他特別專注研究周朝、秦朝、漢朝,他的代表作是《西周史》,探討中國古典時代親緣團體的華夏意識;《求古編》這本書則分析中央與地方、政治與社會的二元文官制度;《漢代農業》這本書關注的是精耕細作的市場經濟,這三本著作形成他所謂的中國文化三原色,對他而言,這是中國文化的基因。

王德威指出,許倬雲從青壯時期就吸納了各種社會學研究方法,並融入到史學研究,讓漢學走入社會,打開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等各領域的對話空間,對漢學產生根本性的影響。王德威說:『(原音)許教授特別提出了「網絡理論」,他認為,有形的道路系統,不但使物質流通,也帶來社會接觸,在幅員廣闊的中華帝國裡,軍政統治仰賴著道路系統,意識形態的傳播也需要最完整而周密的交通體系的發明,因此經濟、社會、政治、思想都離不開道路或交通的體系。』

王德威指出,許倬雲認為,經濟、社會、政治以及思想,這4條分枝系統並非個別存在,就像一棵大樹,從主幹到分枝,從分枝回饋主幹,這四者連結成網絡,建構了中國歷史的脈動。這是許倬雲的創見。

王德威也提到,許倬雲的通論著作在近年尤其備受關注,他比較中西歷史,並用世界史的脈絡省思中國歷史,並重新思考中國文化對世界文明的貢獻,頒發漢學獎給許倬雲是為了表彰他在中國歷史研究的學術高度,王德威表示,許倬雲的著作透露對國家、民族以及世界、人類的關懷,的確是一位兼具博雅理念與淑世精神的歷史學家。

許倬雲透過影片發表得獎感言時表示,活到94歲獲得唐獎是幸運,希望這能夠為年輕一輩的學者帶來激勵作用。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糖尿病、肥胖治療藥物開發幕後功臣 3科學家獲唐獎「生技醫藥獎」
美化學家奧馬爾・亞基 獲第六屆唐獎「永續發展獎」
第6屆唐獎 18日起陸續揭曉得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