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肝疫苗17萬劑外包裝有殘膠需換貨 幼兒恐等9月才能施打

疾管署今天指出,幼兒常規接種用A肝疫苗因外包裝有殘膠,17萬劑需退換貨,估9月恢復供貨,約8萬名幼兒受影響。醫師表示,延後接種不會影響幼兒健康或保護效力。

(圖/疾管署提供)
(圖/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表示,考量國際間建議第一劑可於12至23個月接種,第二劑間隔6個月以上至12個月接種均不影響幼兒健康及免疫保護力,因此現階段未能如期接種者,請於疫苗恢復穩定供貨後再帶幼兒前往接種。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曾淑慧今天在疫報記者會指出,3月底收到醫療院所通知,發現幼兒常規接種使用的A型肝炎疫苗針筒外、橡皮封蓋、外盒有殘膠現象,因此要求廠商盡速安排換貨,預計9月恢復穩定供貨。

曾淑慧表示,經食藥署要求廠商調查,發現殘膠情況不會影響疫苗安全性、有效性或無菌性,但因為評估仍不符合採購規格,因此要求廠商換貨;且已要求所有醫療院所衛生局所檢視A肝疫苗,若整盒中有1支出現殘膠情況,就會整盒封存,不提供民眾接種。

對於幼兒接種受影響狀況,曾淑慧指出,目前庫存還剩4萬劑,8月底前共12萬名幼兒需接種A肝疫苗,評估約8萬名幼兒受影響;因此,提醒家長攜帶幼兒接種A肝疫苗前,先詢問醫療院所供應情形,再行前往。

此外,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說明,經原廠確認,此次事件是疫苗外包裝過程發生沾黏,導致外觀有殘餘黏膠,而針筒內藥品則有針筒蓋充分保護,藥品並未受到殘膠污染,針劑完整性及無菌性也均未受影響。

國內常規幼兒A肝疫苗接種期程為滿12至15個月接種第一劑,間隔至少6個月接種第二劑。李秉穎說,研究顯示,即使間隔2、3年再接種第二劑,對疫苗效果也完全沒有影響。

李秉穎表示,A肝主要藉由食物與飲水傳染,國內過去多是在使用山泉水、地下水的地區發生流行,且過去針對幼兒的血清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台灣都會地區兒童A肝感染率為0,因此延後幾個月接種疫苗也不會有問題,但應持續注意飲水及飲食衛生。

責任主編:于維寧

(圖/疾管署提供)
(圖/疾管署提供)
(圖/疾管署提供)
(圖/疾管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