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D救我一命」 花蓮消防局科長說現身說法

慈濟醫院與衛生局、消防局共同舉辦「救命A代誌ED優先,安心場所fun心遊花蓮」記者會,分享AED的重要性。(圖:梁國榮攝)
慈濟醫院與衛生局、消防局共同舉辦「救命A代誌ED優先,安心場所fun心遊花蓮」記者會,分享AED的重要性。(圖:梁國榮攝)

花蓮縣消防局科長吳泰濬8年前在慈濟大學操場跑步昏迷,經大學生發現後協力持AED進行急救,再緊急送醫後救回一命。今(5)日他特別在慈濟醫院與衛生局、消防局共同舉辦的「救命A代誌ED優先,安心場所fun心遊花蓮」記者會,分享AED(自動體外去顫電擊器)的重要性。

吳泰濬感激分享自己因為AED而獲救的故事。(圖:梁國榮攝)
吳泰濬感激分享自己因為AED而獲救的故事。(圖:梁國榮攝)

吳泰濬說事後得知,慈大學生因受過AED使用訓練,能在第一時間使用AED激活他的心臟,也在送醫後確認是心肌梗塞,裝了他人生第一個心臟支架。他很感謝這條急救路上有那麼多人協助,包括七、八名當時也在操場常訓的消防隊員,擠在救護車內輪流幫他CPR(心肺復甦術)。

魏瑋廷醫師也分享第一時間協力救人時,AED所發揮的功能。(圖:梁國榮攝)
魏瑋廷醫師也分享第一時間協力救人時,AED所發揮的功能。(圖:梁國榮攝)

而一名三十多歲的男子則是在打球感到不適,下場休息後倒地失去意識,而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朱崧肇、急診部醫師魏瑋廷、兒科醫師秦家翊正好在現場一起運動,立即為男子施行CPR心肺復甦術,並透過體育館設置的AED進行急救,直到消防局救護人員抵達現場,將男子轉送至醫院心導管室打通堵塞的血管,經後續治療,男子很快就康復出院。

衛生局長朱家祥說,有時透過CPR無法深度將患者救醒,或是消耗非常長時間才能使心跳恢復,使用AED則能在短時間內激活心臟,再轉送至醫院,可以大幅提升心梗患者的救活率,因此花蓮縣目前在294場域、共設置有328台AED,並在每個場域都要有一個以上人員接受過相關訓練,AED的設置及使用,是必須要讓更多人瞭解其重要性。

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說,透過AED判讀病人的身體狀況,即時的給予正確的醫療輔助,可以提高急救成功的機率,為了讓更多民眾認識「救命神器AED」及其重要性,特別舉辦這項記者會,讓更多人認識這個救命神器。(梁國榮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