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 960GB SSD 開箱 、評測 台灣設計+ Intel 閃存超高性價比硬碟升級方案

AGI 960GB SSD 開箱、評測,相信很多人家裡面的老電腦經常有「怎麼跑這麼慢」的感覺,其實決定電腦速度的因素很多,處理器與顯示卡除非有在玩遊戲,否則對整體速度的影響其實沒有想像中大,最重要的反而是很多人比較不看重的儲存裝置「硬碟」與記憶體容量這兩點。以記憶體來說一般人日常使用其實 8GB 足夠使用了,而一般人會比較容易忽略的反而是儲存裝置的速度,傳統硬碟讀寫速度不夠快,在使用上會相當大程度的拖慢電腦速度,影響程度甚至大於記憶體容量!今天為大家介紹的 AGI(Agile Gear International;宏楷存儲科技)是近期剛投入 SSD 市場的存儲科技公司,AGI 最大的亮點是台灣公司,而且產品均在台灣設計,官方號稱全系列產品內部顆粒採用 Intel 最新的 3D NAND 快閃記憶體並提供長達三年的安心保固,阿達這次借測到其中最高容量的 AGI 960GB SSD ,一起來測試看看是不是真的這麼厲害。

AGI 960GB SSD 開箱
AGI 960GB SSD 開箱

AGI 960GB SSD 開箱 ,輕巧高效能的7mm 固態硬碟

Agile Gear International (AGI) 在品牌意義上代表了靈敏、高品質與國際化,是台灣本土的固態硬碟研發設計製造商,最厲害的是取得 Intel 資源,以 Intel 最高規格的 3D NAND 快閃記憶體製作高品質、高效能、穩定的固態硬碟,並提供消費者合理超值的價格與三年保固,也為市場投入一顆震撼彈。AGI 共有四款 SSD 型號,分別為 120GB、240GB、480GB與 960GB,阿達這次測試的就是最高階的 960 GB 容量 :

AGI 960GB SSD 開箱 -01
AGI 960GB SSD 開箱 -01

內容物相當單純就只放置了 AGI SSD,上方的獅子 LOGO 看起來相當威猛、霸氣。外殼採一體成形的無螺絲設計(不過要拆解的話在保固貼紙下方有藏一顆螺絲):

AGI 960GB SSD 開箱 -03
AGI 960GB SSD 開箱 -03

背面標註了產品序號與容量等資訊:

AGI 960GB SSD 採用 7mm 的薄型設計,不論是安裝到 Ultrabook、筆電或桌機都沒有問題,不會因為厚度而無法安裝:

AGI 960GB SSD 開箱 -05
AGI 960GB SSD 開箱 -05

採用標準的 SATA3 介面,支援性廣,可支援到 SATA2 等規格的傳統電腦主機上:

AGI 960GB SSD 開箱 -06
AGI 960GB SSD 開箱 -06

外觀部分沒什麼好說的,在廠商的同意下直接拆開 AGI SSD 來看看內部用了什麼料件(請注意,自行拆解將會失去保固),內部機版構造相當簡潔,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 960 GB 的超大容量竟然只有兩顆 SSD 閃存顆粒,3D NAND 科技讓容量大幅度提升呀,成本降下來後更便宜的大容量 SSD 絕對不是夢:

AGI 960GB SSD 開箱 -08
AGI 960GB SSD 開箱 -08

中控部分使用了 Silicon Motion SM2258XT 算是一顆中規中矩的 3D NAND Controller,阿達個人建議大家定期搭配 SSD Fresh 這類的 SSD 優化軟體可讓自己的 SSD 維持在最佳狀態下:

AGI 960GB SSD 開箱 -09
AGI 960GB SSD 開箱 -09

閃存顆粒有兩顆,編號為 29F04T2AOCTHI,由左上角 INTEL LOGO 雷射打印標誌來看,應該是 INTEL 所供應的晶片無誤:

AGI 960GB SSD 開箱 -10
AGI 960GB SSD 開箱 -10

AGI 960GB SSD 效能實測

雖說目前的高速 SSD 主流是 NVMe M.2 規格介面,但傳統的桌機與筆電還是以標準 SATA3 為主,尤其是高階主機目前都是以 NVMe SSD 做為開機碟、傳統硬碟用來儲存動輒數十GB的大容量遊戲與應用程式,這樣的優點是節省成本,缺點是進入遊戲與轉場時流暢的遊戲體驗就會被傳統硬碟的速度拖到。以阿達最近開箱過的「MSI VORTEX G25 8RE」為例,他搭載的資料碟就是 HGST 的傳統 2.5吋 1TB 硬碟:

AGI 960GB SSD 開箱 -11
AGI 960GB SSD 開箱 -11

持平的說 HGST 這顆 7200 轉的硬碟表現也不差,讀取也有 142.5MB/s、寫入 136.4MB/s 的水準,但傳統的物理硬碟極限就差不多這樣了:

AGI 960GB SSD 測速 - 01
AGI 960GB SSD 測速 - 01

來換一下 AGI 這顆 960GB SSD 看看:

AGI 960GB SSD 開箱 -12
AGI 960GB SSD 開箱 -12

本次測試的配備,主機是 MSI VORTEX G25 8RE、處理器 Core i7-8700、晶片組 Z370、記憶體金士頓 HyperX® Impact DDR4 SODIMM 64GB,Windows Home 64位元 1803版,以下測試結果均以測速三次後取最佳成績者為準。

CrystalDiskInfo 資訊:

AGI 960GB SSD 測速 - 02
AGI 960GB SSD 測速 - 02

ATTO Disk Benchmark

先看比較快樂的 ATTO Disk Benchmark,最高讀取速度為 557.9 MB/s、寫入為 489.5 MB/s:

AGI 960GB SSD 測速 - 03
AGI 960GB SSD 測速 - 03

AS SSD Benchmak

AS SSD Benchmak 測試,循序讀寫效能部分,讀取為 517.71 MB/s、寫入為 466.86 MB/s,4K 隨機讀寫可達到18.27 MB/s與 101.58 MB/s,存取時間為 0.034ms 與0.164ms,綜合評分為 762分:

AGI 960GB SSD 測速 - 04
AGI 960GB SSD 測速 - 04

數值轉成 iops 成績:

AGI 960GB SSD 測速 - 05
AGI 960GB SSD 測速 - 05

模擬實際日常使用的 Copy-Benchmark,ISO 速度為 442.07 MB/s、程式運行為261.83 MB/s、遊戲表現為 416.34 MB/s:

AGI 960GB SSD 測速 - 06
AGI 960GB SSD 測速 - 06

Compression-Benchmark 壓縮效率,最高讀取速度為 525 MB/s;寫入為439 MB/s,線圖表現蠻穩定的,沒有激烈的暴起暴落現象:

AGI 960GB SSD 測速 - 07
AGI 960GB SSD 測速 - 07

CrystalDiskMark

CrystalDiskMark 測試,循序讀寫部分為讀取 527.8 MB/s 、寫入 479.5 MB/s,隨機 4K 讀取為 22.27 MB/s、寫入為 113.4 MB/s:

AGI 960GB SSD 測速 - 08
AGI 960GB SSD 測速 - 08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循序讀寫部分為讀取 524.32 MB/s 、寫入 425.6 MB/s,綜合分數為 3672.19 分:

AGI 960GB SSD 測速 - 09
AGI 960GB SSD 測速 - 09

TxBench

TxBench 循序讀寫部分為讀取 542.2 MB/s 、寫入 500.6 MB/s:

AGI 960GB SSD 測速 - 10
AGI 960GB SSD 測速 - 10

HD Tune Pro

HD Tune Pro 效能測試讀取最大值為 378.5 MB/s、最小值 336.7 MB/s,平均值為 353.3 MB/s:

AGI 960GB SSD 測速 - 12
AGI 960GB SSD 測速 - 12

額外測試數值:

AGI 960GB SSD 測速 - 13
AGI 960GB SSD 測速 - 13

開機速度

拿 AGI 960GB SSD 作為開機碟以 BootRacer 測試,開機時間僅需8秒,如果你覺得自己電腦每次都要等很久的話,換顆 SSD 準沒錯:

AGI 960GB SSD 測速 - 14
AGI 960GB SSD 測速 - 14

接著使用 AGI 960GB SSD 與傳統硬碟比較檔案傳輸,測試13GB約一萬多個檔案複製的速度,SSD 整整快了一分鐘以上,不論開機、玩遊戲、傳輸檔案都會快上一截:

整體來說 AGI 這顆 960 GB 的表現相當不錯,不同的容量在效能表現上也會有所差異,官方自行公布的數字也提供給大家參考,您可依照預算與需求選購對應型號:

2018-05-19 14_46_05
2018-05-19 14_46_05
  • 支援系統:SATA III

  • 尺寸:2.5 吋(100mm × 69.85mm × 7mm)

  • 重量:63 克

  • 電壓:5V

  • 最高讀寫速度:
    120GB — 讀 555 MB/s,寫 467 MB/s
    240GB — 讀 540 MB/s,寫 515 MB/s
    480GB — 讀 539 MB/s,寫 491 MB/s
    960GB — 讀 560 MB/s,寫 525 MB/s
    (傳輸速度會依 SSD 容量、測試平台的硬體、測試軟體以及作業系統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 運作溫度:0℃ 至 70℃

  • 儲存溫度:-40℃ 至 85℃

  • 安規:CE、FCC、BSMI

  • 支援功能:S.M.A.R.T / TRIM / APM / NCQ

  • 保固:3 年原廠保固

結語

如果您的寶貝老爺主機表現一切正常,只是用起來偶而會頓頓的,除了花大錢升級以外,我個人也相當推薦大家可以購買 SATA3 介面的 AGI SSD 系列產品進行簡單的硬體升級,應該是最簡單快捷的老主機回春方法。而且在價位方面也非常漂亮,我也相當期待 AGI 之後的其他產品線,推薦給大家參考。

看更多 電腦王阿達 的相關文章:

外媒:Apple 下一代 iPhone 需要改進的 5 個部分
自拍神攝 美圖T9 正式發表,實現全身美化的最高願景

來源出處:電腦王阿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