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加持5月出口連7紅 成長不如預期存隱憂

受惠AI議題火燙,我國出口連7紅。財政部今(7)日公布海關出進口統計,5月出口值為373.6億美元,較去(2023)年同期成長3.5%。財政部表示,主因是人工智慧及高速運算等應用商機持續擴散,加上全球景氣平穩回升。進口規模313.1億美元,在電子零組件增加,但礦產品及資本設備進口減少的交互影響下,年增率僅0.6%。

本週最夯話題就是AI,全球科技大咖紛紛來台。財政部統計處指出,由於AI商機火熱,電子零組件及資通產品,合計出口規模228.2億美元,創歷年同月新高,年成長9.4%、連續11個月正成長。

出口連續7個月正成長,但成長幅度不如財政部原先預估的7%至10%。財政部認為,雖然AI商機正熱、全球景氣復甦平穩,且庫存回補需求恢復健康水準,但仍有下拉力量,包括因國際政經局勢不穩,客戶下單態度審慎;部分傳產貨類有國際產能過剩的問題,以致5月出口呈現中低成長態勢。

5月出口主要貨品中,資通與視聽產品受人工智慧等應用需求暢旺,帶動電腦及其附屬單元、儲存媒體等出貨成長,年增62.4%,出口規模94.2億美元;電子零組件因部分積體電路由外銷轉供國內使用,出口規模134億美元,年減11%。

在傳產貨類中,紡織品、化學品隨庫存回補需求及訂單動能提升,出口年增各為10.2%、8.9%;運輸工具因歐美自行車市況仍呈疲弱,年減25%。累計1至5月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年增1.1倍,其餘貨品則呈減勢。

主要市場表現強弱分明,對美國、東協出口隨資通與視聽產品需求延燒,各年增36.4%、6.4%,分別連續10個月、9個月正成長;對日本受電子零組件出貨縮減,且因高基期影響,衰退幅度達35.2%;對歐洲、中國大陸與香港各年減9.3%、5.3%。

累計前5月對美國、東協出口呈雙位數上揚,占總出口比重各23.3%、19.1%,分別創下近24年、歷年同期新高;對陸港出口年減4.1%,占比31%,則是降至近22年同期低點。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