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塑造的學習未來:教育現場的智慧觀點」 開啟孩子璀璨未來

《圖說》「AI塑造的學習未來:教育現場的智慧觀點」新書發表記者會合影。〈記者葉柏成攝〉
《圖說》「AI塑造的學習未來:教育現場的智慧觀點」新書發表記者會合影。〈記者葉柏成攝〉

【民眾網葉柏成新北報導】新北市教育局今(19)日舉辦「AI塑造的學習未來:教育現場的智慧觀點」新書發表記者會,張明文局長到場與校長、教師們及學生暢談AI學習的新觀點並與現場貴賓一起打開「燈書」,象徵新北教育在學校師長及家長的齊心下,開啟孩子璀璨的未來。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有感於科技改變未來,更可以有效地促發學生的學習,本書匯集新北市教育現場的經驗,是教師、家長寶貴的參考指南,期待新北經驗能拋磚引玉,讓更多、更好的教育創新思維持續推出,讓學生學得更好、更有效率。

他說,新北市專注教育本質,重視學生的品德涵養、適性學習、科技運用,及國際競合力,以積極完善的政策,成就每位孩子。本書將鋪貨於各大實體及網路書店,透過新北經驗的分享與傳承,攜手全臺關心教育的師長、家長及團體,為孩子的未來努力。

《圖說〉「AI塑造的學習未來:教育現場的智慧觀點」,匯集新北市教育現場寶貴參考指南,讓學生學得更好、更有效率。
《圖說〉「AI塑造的學習未來:教育現場的智慧觀點」,匯集新北市教育現場寶貴參考指南,讓學生學得更好、更有效率。

「AI塑造的學習未來:教育現場的智慧觀點」委由商周文化出版社出版,程鳳儀總編輯也特地到場暢談本書新觀點。她認為,人工智慧全面融入生活,AI時代下孩子學習面對未來的種種不確定感,都能在這本書裡找到解方、得到啟發。這本書從大眾關心與好奇的角度記錄新北市AI科技教育的亮點與突破性成果。尤其,第一線老師不藏私分享智慧科技教育的重要觀念

樟樹國際實中校長陳浩然表示,培養學生的創意是他的辦學理念,透過「跨域」的課程設計,培育新世代跨域人才。該校林泰翔同學也說,學校非常鼓勵同學探索興趣,並將興趣、創意付諸實踐。

因他對機器人、無人機、程式設計等領域感興趣,於上課中學習到許多媒體製作、剪輯實務知識及經驗,讓他在程式設計競賽中取得好成績,也因這些經驗,確定未來的職涯發展方向。

《圖說》記者會邀請書中幾位主角現身說法,左二起;丹鳳高中圖書館宋怡慧主任、江翠國中吳芳蕙老師、商周文化出版社程鳳儀總編輯、教育局長張明文、樟樹國際實中校長陳浩然、教網中心何春緣主任。〈記者葉柏成攝〉
《圖說》記者會邀請書中幾位主角現身說法,左二起;丹鳳高中圖書館宋怡慧主任、江翠國中吳芳蕙老師、商周文化出版社程鳳儀總編輯、教育局長張明文、樟樹國際實中校長陳浩然、教網中心何春緣主任。〈記者葉柏成攝〉

曾任地科老師的教網中心何春緣主任,有感於光靠課本是沒有辦法讓地球科學變立體,她運用《Google天象圖》的免費服務,讓學生看見來自哈伯望遠鏡的星空衛星圖像,讓學生瀏覽讓人驚嘆的高畫質天體圖。學生紛紛截圖拍下不同時段的模擬星空,學生都很興奮,學習也更主動!

江翠國中吳芳蕙老師長期帶領國中英語輔導團,她認為雙語教育是讓更多孩子感受英語的應用,並以國際教育讓學生接納不同國家的文化。我們的學生英語讀寫能力水準不差,只需在這個基礎上,打開學生聽說的學習開關,讓外師與校內學科老師協作,設計出來的雙語課程才會到位。

《圖說》「AI塑造的學習未來:教育現場的智慧觀點」,象徵新北教育在學校師長及家長的齊心下,開啟孩子璀璨的未來。〈記者葉柏成攝〉
《圖說》「AI塑造的學習未來:教育現場的智慧觀點」,象徵新北教育在學校師長及家長的齊心下,開啟孩子璀璨的未來。〈記者葉柏成攝〉

江翠國中九年級蔡宜穎同學表示,三年來跟著老師、外師、家政老師學習,透過實作訪問店家,與國外夥伴互動,探討SDGs剩食議題,讓自己的學習不僅只在課本內,更是實際與世界接軌。

丹鳳高中圖書館宋怡慧主任長期推動閱讀,以她在學校推廣的智慧閱讀經驗,就算學生習慣用AR、VR、手遊、電子書,孩子還是要能靜下心來,學習和知識相處,還是要回到「原典」,用自己的經驗判斷作者表達的意義,孩子不能一直活在虛擬的世界裡,因為他們最終還是活在真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