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數據 科學算命心血管疾病風險

心血管疾病在台灣高居十大死因第二名,台大醫院分析健保資料發現,每年近5萬名高風險族並未就醫。健保署與台大醫院昨天簽署合作備忘錄,將結合全國性影像巨量資料庫與台大開發AI心臟鈣化評估技術,為每位曾做胸部影像檢查的國人進行「科學算命」,最快明年第1季,就能透過健康存摺,瞭解自己是否為心臟病高風險族群,預估每年可挽救大約750條人命。

台大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王宗道所帶領的Taiwan CVAI團隊去年10月發表「開發心臟主動脈鈣化/脂肪全自動分析AI模型」,結合全民健保CT影像大數據,是目前唯一被心臟學界認可顯著提高心血管風險分層準確度的檢查項目。

王宗道說,心血管有髒東西時,會有細胞前往防禦,把髒東西吃掉,並分泌出物質形成鈣,如同為血管塗上水泥,讓血管穩住,但代價是血管可能會變窄。現行心臟鈣化檢查需自費進行,但其實透過一般的電腦斷層,加上其團隊的工具就可立即分析鈣化分數,且資料還可回溯到2017年。

若鈣化0分,可繼續維持健康生活型態;若為1-399分,則需控制三高;若為400-999分,則屬高風險,需強化控制;若大於等於1000分,則是極高風險,需接受篩查。

王宗道表示,以2020年12月為例,從國內3.3萬人胸部電腦斷層影像發現,有4013名高風險者未就醫,粗估每年可能將高達4.8萬人。該AI模型預估最快明年第1季上線,最晚則是明年下半年。正式上路後,以每年3%的發病率、發病後50%的死亡率推估,每年可望挽回750條人命,免死於心肌梗塞或中風。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台灣已經有超過1700萬人下載健保快易通App,也有700多萬人開通使用App的健康存摺功能,目前健康存摺已有多項疾病風險評估及追蹤,包括肝癌、末期腎病、心血管疾病等,民眾只要輸入檢查結果,就能得知自身風險。